眾人趕著戰馬,不用到雒陽,在冀州就遇到大客戶,將戰馬都賣光了,這也多虧了皇帝和張燕。
張燕原名褚燕,原本是黑山中的山賊。
年初的時候,皇帝陛下加稅畝十錢,刺史太守層層加碼,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
褚燕也借著這股東風,趁勢而起,手下聚攏了上萬人,然後褚燕與黃巾餘黨張牛角聯手攻打癭陶,張牛角不幸中箭,不治身亡,褚燕兼並其眾。
張牛角手下都是在官軍的圍剿下活下來的百戰老兵,作戰勇猛,為了安撫這些人,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
吞並了張牛角之後,張燕迅速壯大,成為太行山脈眾多山賊中最強大的一支。
太行山上大大小小的山賊,如郭泰、於毒等人,紛紛推舉張燕為首領,其中包括青牛角。
張燕的黑山在太行山南麵,青牛角他們的山寨在太行山北側,張燕大勢已成,青牛角也無力與他對抗。
朝廷將他們統稱為黑山賊,其眾不下百萬。
同樣有著百萬手下,張燕和張角有著天壤之彆。
張角是要推翻大漢的統治,建立理想中的黃天世界,而張燕隻搶財富,不搶天下,頂多就是大一點的山賊而已。
太行山綠林道總瓢把子,這就是張燕的定位。
所以朝廷對張燕並不怎麼重視,加上羌人作亂,皇甫嵩、北軍五校等大漢能打的將軍和士兵都調到了西涼,再加上張燕吸取了張角兄弟失敗的經驗教訓,帶著手下搶了就跑,躲在山裡。
各項因素綜合下來,倒讓張燕成了氣候。
張燕嘯眾百萬,聚於太行山上,百萬人,打仗可能湊不齊幾十萬青壯,但吃飯可是實實在在的百萬張嘴。
為了養活這百萬人,張燕時不時的下山攻打郡縣和士族的塢堡。
當地士族豪強為了自保,不得不壯大他們的私兵隊伍,戰馬、刀槍等都成了緊俏貨,可不是誰都有能力像唐
謙一樣能從胡人手上搶來戰馬的。
就算從胡人手中買到戰馬,運到冀州,這中間也不知道有多少馬賊山賊,運輸成本也非常高,賺點錢是理所應當的。
六百多戰馬,賣了將近五千萬,足夠買兩萬多石糧食了,唐謙想想就心疼,不過最終還是把錢給了大力,讓他出麵找上中山大商甄家采購糧食,誰讓自己是山寨的大當家呢。
山寨中,響起了牛角聲,八千多人聽到動靜拖拖拉拉聚集起來,發現二當家身旁站了一位陌生人,臉上戴著銀白色的麵具,看上去有些神秘。
青牛角興奮道“諸位,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的蹬倒山大當家。”
陌生人正是唐謙,這次他是下了血本了,自然要收服這些人。
有機靈的帶頭道“我等拜見大當家。”
唐謙點了點頭道“山寨的情況我已知曉,糧食我有辦法解決。”
原本大家對他這個隻存在傳言中的大當家沒什麼感覺,但聽了這話之後,頓時響起一陣歡呼聲。
有奶就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