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不久後,消息傳來,張純張舉攻破薊縣,前往救援的公綦稠和右北平太守劉政,皆兵敗被殺。
張純張舉本是漁陽郡的豪強,張純做過中山相,張舉做過泰山太守,兩人的關係人脈都很廣。
攻破薊縣之後,張純又往東去,殺了前來平叛的遼東太守陽終,占據了大半個幽州,聲威大震,不少人前往歸附,叛軍一下子達到了十多萬,屯於肥如。
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並移書州郡,聲稱自己將取代漢朝,讓漢朝的天子退位、公卿來迎。
公綦稠死了,現在護烏桓校尉府唐謙最大,他決定再次募兵。
唐謙知道這兩人並沒有泛起太大的浪花,終究會被滅掉,這是一次機會,但他現在手上的一千人自然是無法與張純抗衡的。
危和機是並存的,弄不好也可能步了公綦稠的後塵。
兵還沒有招來,麻煩先找上門了,上穀烏桓大人難樓先帶人向寧縣殺了過來。
這次張純能鬨的這麼大,烏桓人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幽州烏桓主要有四支遼西丘力居,統領五千多落;上穀難樓統領九千多落;遼東屬國蘇仆延,統領一千多落,自稱峭王;右北平烏延,統領八百多落,自稱汗魯王。
一落約二十人。
論實力,難樓才是最強的,上穀郡漢人才一萬多戶,難樓手下烏桓人就有九千落,烏桓人比漢人的數量多出不少。
打破薊縣之後,其他三位烏桓大人跟著張純一起去了肥如,隻有難樓,因為同在上穀郡,對護烏桓校尉府的實力比較了解,對虎騎的威名更是如雷貫耳。
在擊殺公綦稠時沒有發現唐謙的蹤跡,猜到他是留在了寧縣,於是帶領手下人馬返了回來,準備趁這護烏桓校尉手下
兵馬大部分被殲滅之際解決掉他。
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唐謙反而鬆了一口氣,他其實最怕的是難樓去臥虎山莊,那邊囤積著大筆的財富,卻沒有多少防禦能力,根本擋不住難樓。
薊縣作為幽州治所,也是最富的,難樓剛剛跟著張純攻破了薊縣,自然是沒少搶好東西。
而且難樓明白,隻要解決了唐謙,整個上穀再無人能擋他了,所以將目標定在了唐謙身上。
寧縣城中,唐謙和黃忠等人商量對策。
一千對一萬,就算有寧縣這不太高大的城牆,他們也處於劣勢,要想取勝,打法隻有一個斬首。
乾掉難樓,剩下的自然就散了。
定下策略便行動起來,留下典韋帶著城中青壯守城。
在難樓距離寧縣不遠時,唐謙帶領手下千騎出了城,沒有迎向難樓,而是掉頭向西代郡方向跑去。
難樓率領大軍剛靠近寧縣,就看的唐謙領兵逃跑,哈哈大笑道“給我追。”
雙方萬餘人馬,未曾交手就展開了追擊。
烏桓人雖然更擅長騎馬,但是他們遠道而來,人和馬的體力都不在最佳狀態,前方唐謙等人卻是一副亡命逃奔的樣子,速度很快。
眼看雙方的距離竟然越來越遠,難樓大怒,揚聲道“拿下漢將者,賞百金,十名漢人女子。”
重賞之下,這些烏桓騎兵再也不顧惜胯下戰馬,奮馬加鞭追了下來,不知不覺中,烏桓騎士在追擊過程中,拉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