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招賢令(2 / 2)

郭泰戰死,為了籠絡白波軍的軍心,並鏟除郭泰的嫡係死忠,楊奉對晉陽展開了猛攻,激動之下,忘了唐謙。

直到唐謙殺過來,才意識到大事不妙,直接帶人掉頭就跑,韓暹等人見狀,也紛紛跟著跑。

臧旻見援兵已到,也帶人從城中殺了出來,戰鬥從一開始,就是一邊倒的態勢。

唐謙大殺一陣,斬首數千,俘虜一萬有餘,便下令停止追擊,也無力追擊了。

長途奔襲,其實唐謙手下不論戰馬還是人也都是強弩之末了,楊奉如果膽子大一些,組織抵抗的話,敗的很可能就是唐謙。

但戰爭沒有如果,有時候就是這樣,狹路相逢勇者勝。

臧旻身上還插著羽箭,一瘸一拐的來到唐謙身旁“旻替太原百姓,謝過將軍。”

“為國殺賊,分內之事。”

扶著臧旻,二人並肩進入城中。

請神容易送神難,打掃戰場,安撫百姓之後,唐謙決定,留下來不走了,將平北將軍府設在晉陽。

晉陽作為並州治所,是幽並二州少有的大城,這裡可比寧縣、馬邑可好多了,甚至比中山的盧奴也強上一截。

臧旻倒是也沒有太過反對,他已經很老了,精力不濟,而且大漢現在落入董卓手上,與其讓他派彆人來,興許還不如唐謙呢。

唐謙領兵,解了晉陽之圍,這也是實實在在的,當地不論士族還是普通百姓對他也沒有抵觸。

安頓下後,唐謙親自寫了一道招賢令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吾本布衣,起於微末,見英雄之輩,困頓於江湖,龍困淺灘、虎落平陽,有力無處使,有誌不得舒,令人唏噓。

今蒙帝恩,坐鎮北疆,願為伯樂,使千裡馬不死於槽櫪之間。

有才之士,不論漢、胡、蠻、越,不論世家寒門、布衣黔首,隻唯才是舉,量才而用。

唐謙的得意佳作,尚未發布,臧旻就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招賢令可謂是打破了大漢四百年用人製度。

在大漢,想要做官,無非兩個途徑舉孝廉和舉茂才。

無論的孝廉還是茂才,必須要一個前提品德,最主要就是孝,孝廉嘛。

於是就不斷卷出新花樣,二十四孝多出自漢晉,不是沒理由的。

臧旻痛心疾首道“將軍此舉,讓無德之人進入廟堂之上,非社稷之福啊。”

唐謙搖頭道“太守錯了,我用人,用的是才,而非其德,高祖之德如何?陳平之德如何?”

臧旻勃然變色,齊聲道“將軍慎言。”

劉秀中興漢室,兩漢一脈相承,劉邦在後漢的地位也是不低的,也就是唐謙了,作為穿越者,對劉邦,對皇帝都沒有什麼敬畏之心。

臧旻看向田豐,希望田豐能站在自己這邊,卻見田豐盯著招賢令,目中無神,已經走神了。

田豐比臧旻看到了更多的東西,首先是看到了唐謙的魄力,但並非有魄力就一定能成功,田豐還需要權衡一番,此舉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