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各司其職(2 / 2)

臧洪收到消息,曉行夜宿,急匆匆趕了回來,結果發現自己老爹鶴發童顏,不但活的好好的,貌似還年輕了一些。

臧旻也知道自己兒子脾氣有些軸,沒有說什麼事,拄著拐杖起身道“陪我出去走走。”

大漢以孝治國,臧洪這種純粹的儒生,自然也是孝道典範。

乍一看到臧旻,先是升起被騙的憤怒,但接著就被父親沒死的喜悅衝散了,見狀連忙上前扶著臧旻,一起走出了府第。

來的時候太過著急,沒有留意,現在才發現,晉陽城變化好大。

寬敞的中央大街就不必說了,街上也是熙熙攘攘,行色匆匆,拉著各種貨物的馬車,南來北往。

這也不完全是唐謙之功,其實以晉陽的位置,就算是唐謙在這專門修建了坊市,商業也不發達。

但是冀州那邊這一兩年的時間裡,一直在打仗,商路不通,負責南北運輸的商人們不得不轉頭走並州。

路多了些,而且也不如冀州平坦,但起碼安全的多,於是晉陽城的商業就發達了起來。

看著繁華不少的晉陽,臧洪想到之前父親就給自己寫過信,就明白他的意圖了,歎道“想必晉陽城的變化,都是唐侯的功勞了?”

看兒子明白了自己的意圖,臧旻便不再掩飾,點頭道“不錯。鎮北將軍年紀輕輕,卻是文武全才,幽州那邊我不知道,反正並州這邊,平匪患,安流民,現在百姓都已安居樂業,如今正招募賢才,我兒可為其效力。”

臧洪搖頭道“兒乃廣陵郡功曹,怎可另投他人。”

“糊塗。”

臧旻手中拐杖重重的砸在地上,氣憤道“他張超是大漢官員,鎮北將軍就不是大漢之臣了?什麼叫另投他人?”

臧洪見父親生氣,連忙拱手道“父親息怒,兒知錯了,隻是兒聽聞唐侯手下賢士不少,兒恐怕才疏學淺,唐侯看不上。”

見他語氣軟化下來,臧旻這才眉開眼笑道“我兒之才,不弱於人。”

當即寫信向唐謙推薦自己的兒子。

張超曾親口承認,自己治理廣陵,全是臧洪之功,雖然其中

可能有些謙虛的成分,但也說明臧洪確實是文武全才。

唐謙以臧洪為典軍校尉,分彆從近衛、黃忠兵團、劉備兵團和徐榮兵團中,各抽調三百人共一千兩百人,交給臧洪,準備等夏糧、秋糧入倉之後,便開始征募和訓練新兵。

以張白騎、李樂、周倉三人為監軍,負責軍紀,協助臧洪。

此次征兵的主要來源就是安頓下的白波、黑山和三十萬青州黃巾,這些人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兵油子,有血性,上陣廝殺是沒問題的。

讓臧洪練兵,不指望把新兵訓練成多強的精銳,隻需練到令行禁止,洗去一身匪性即可。

廣陵郡治理的好不好,唐謙不知道,但他知道群雄討董之時,臧洪升壇盟誓,一番慷慨陳詞,聯軍士氣都提升了一大截,對軍隊的思想建設還是有一手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