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木吒應允之後,笮融大喜,不過沒著急動手,先派手下於茲去見袁術任命的揚州刺史惠衢。
恰好此時,孫策也帶著本部人馬,趕到了九江。
袁術最初任用的陳瑀,後來兩人之間有了矛盾,便改用了惠衢,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一起,助惠衢攻打劉繇。
吳景是孫策的母舅,孫賁是孫策的堂兄,都與孫策有著很深的關係,孫堅的另一名老部下朱治在吳郡擔任都尉。
朱治看出機會,揚州劉繇和惠衢在爭鋒,實際上兩人才能都很一般,勸說孫策,趁機拿下江東。
程普、周瑜等人也都認為此舉可行,有自己的地盤,也好過受製於袁術。
於是孫策在拿下江夏,報了仇之後,便向袁術請戰。
揚州的戰事數月不見成效,確實讓袁術非常不滿,孫策雖然年輕,卻有著他手下絕大多數將領都沒有的衝勁,決定讓他試試。
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協助攻打劉繇。
得到袁術首肯後,孫策親自帶領一支水軍順流而下,來到九江,摩拳擦掌準備進攻之時,於茲來了,代表笮融向惠衢投降。
惠衢剛要答應,周瑜搶先一步,衝於茲冷哼道“投降?我看你是想詐降,誘騙我等吧?”
於茲連連擺手,不住叫冤道“沒有,絕對沒有,我主知袁公乃是天命所歸,劉繇不過是螳臂當車,故才棄暗投明。”
周瑜一直盯著他,看樣子不像是說謊,卻也皺起了眉頭,什麼天命所歸?
他與孫策投靠袁術,對袁術的野心自然也看的出來,不過二人不太支持,也不看好。
惠衢哈哈大笑道“公瑾多慮了,如今我有伯符與你相助,笮融怕了,也是人之常情。”
笮融也算是劉繇手下數得著的大將了,而且所處的位置也極為關鍵,主動來降,這是是好事,惠衢自然開心。
周瑜見狀不再多言。
於茲將笮融的計劃奉上,孫策在旁叫道“何須如此麻煩,我率本部兵馬前往,與笮將軍聯手,一戰即可解決薛禮。”
他年輕氣盛,喜歡光明正大的在戰場上對決,對笮融暗殺這一套很是不爽。
吳景在旁勸道“伯符不可意氣用事。此舉可減少我軍傷亡,實為上策。”
舅舅發話了,孫策也隻得悻悻的坐在一旁,看惠衢與於茲敲定細節。
送走於茲之後,就開始行動起來,笮融之所以提前來見惠衢就是因為需要得到他的協助。
畢竟在投靠薛禮之前,笮融將對他以禮相待的趙昱殺了,有此前車之鑒,薛禮也有些防備。
孫策按照雙方約定的,率領水軍渡江,攻打江東防線的牛渚營,笮融帶著手下僧兵急急向牛渚營趕去,他知道薛禮肯定也會前往。
牛渚營一旦失守,後方袁術大軍就可順利渡江。
離開秣陵城不遠就看到了全身甲胄的薛禮,也正帶人前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