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移弦易張續新緣(修)(1 / 2)

除非,這小姑娘的父母早就沒了,家中隻剩一個叔父可以照顧到這小姑娘。叔父人又好,於是就帶著了,以至於視如己出。

所以,時鳴不僅眼睛看不見,甚至……父母雙亡嗎?

江行沉默片刻,道:“是的,我的父母也不在了。他們生前是很好的人。”

時先生沒料到話題忽然變得如此沉重,不免有些傷感:“節哀。”

江行抬頭,道:“無妨的,先生。人有旦夕禍福,誰也沒法預料到明天會發生什麼。”

時溪午像是頭一次知道自己的這個學生一般,感慨道:“我常對學生說,修身為上,學問次之,不想你二者都做得不錯。從這次的測驗我便能看出來了,你實話說,我課上的那些內容,你都會了吧?”

江行頂著時溪午詢問的目光,硬著頭皮道:“……是的。”

當著先生的麵說他講的內容自己都會,這也太不像話了,顯得有些自矜自傲。但時先生課上講的內容,江行確實都已經掌握了七七八八。

時先生並不意外,道:“既如此,我的課你可以不用來上,或者隻上你自己認為需要的。這樣,對你的學習也有所幫助。”

“另外,原本我想直接引薦你去高學段,但鑒於你尚未考中秀才,高學段沒辦法收。所以,我課下會針對你的學習情況,單獨給你布置一些課業,你認為如何?”

江行沒想到先生願意給自己開小灶,喜出望外之下自無不可,道:“多謝先生教誨!”

幾個時辰後,江行看著先生留給自己的課業,陷入了沉思。

今日先生給的是兩道墨義題,也就是常說的默寫題。

這類題考察對經義典籍的熟悉程度,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要的是對典籍事無巨細的背誦記憶。江行捏著先生給的那張紙,見紙上寫:“民富之道二,所謂二者何也?”

江行“嘖”了一聲,同係統吐槽:“關於民富的論述有好幾處,先生沒有具體說明,莫不是在給我上難度?”

086說:“他要是不上難度,豈不是太簡單?”

江行笑笑,說:“這也沒難住我啊。”

“二”,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提示了。《孟子》儘心章句上第二十三節有雲:“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江行便寫下:“對: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謹對。”

墨義的答題格式前要寫“對”,後要寫“謹對”。一般考試時有十道題,十道題裡對上四道,就算合格了。就像今天先生給的這道題,提示甚少,如果拘泥於“民富”,去搜尋相關典籍裡的論述時,保不齊就會混亂。

第二道有些難:“作者七人矣。請以七人之名對。”

江行:“……”

好,他說為什麼上一道題沒啥難度,原來在這裡等他呢。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提到了“作者七人矣”,但是正文中並沒有提到這七人是哪七個人。江行記得這七個人的名字見於注疏,再去回想時,卻記不全了。

“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輿、儀封人、荷蕢……”

他抓耳撓腮,“還有一個是誰?”

086歎氣:“你自己想。不過這題確實偏了些,院試大概不會難到這種程度。出在會試裡麵倒是很合理,就當提前練練手了。十道墨義總不能題題都這樣,到時候實在不行,你可以求求本係統。”

江行嗬嗬一笑,問:“然後你就能給我開掛嗎?”

086聲音弱了下去:“……不能。考試無捷徑,你要自己多多努力才行。我頂多暗箱操作一下,把你的積分多算一點。”

江行不意外,就是有點可惜:“我看小說裡麵,係統都會給宿主開掛的。你不僅不給我開掛,你還要逼我學習,我真是命途多舛啊,嗚嗚。”

“喂喂,不要假惺惺。”086阻止他繼續演下去,“你明明樂在其中。再說了,我總有一天要走的。到時候留你一個人在這裡,頂著個開掛得來的功名,萬一露餡了怎麼辦?踏踏實實才是真理。隻有學到腦子裡的知識和手裡的錢不會背叛你。”

江行笑嘻嘻,沒當回事:“知道啦。那我現在有多少積分啊?”

086看了一眼,道:“你平時又不怎麼卷,當然隻有348點積分啦。你妹妹的藥,需要1000點積分。不過沒關係,考過幾場科舉考試之後,你就可以加很多的分了。”

江行長歎道:“其實現在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統子,要不是你,阿搖現在真就一絲希望也沒有了。一天天數著日子過的感覺我是知道的。但是吧,真到嗝屁的時候,反而灑脫很多。”

086無情打斷他:“彆煽情,都是你應得的。快想想這道題怎麼做,想想最後那個仁兄叫什麼名字。七個人的名字,一個字都不能差。”

江行:“我已經想到了。”

他寫下:“對:凡七人,謂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輿、儀封人、荷蕢、石門也。謹對。”

寫完了,江行把紙夾在書冊裡,伸了個懶腰:“睡覺去嘍。”

-

轉眼過了三年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