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夏王朝,正曆三十二年,六月初八的朝會上,氣氛格外凝重。
太子李澤宇身著華麗的朝服,端坐在龍椅之下,他年輕的麵龐上帶著一絲凝重與不安。在他的麵前,站著諸位大臣,其中最為顯眼的是劉德、吳平、朱一龍、徐總好、陸文彬和曲線辛。
劉德,三朝老臣,為人剛正不阿,在朝中頗具威望,但也因此樹敵不少。吳平,新貴之臣,憑借著圓滑的處世之道和敏銳的政治嗅覺,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朱一龍,出身名門,才華橫溢,卻因家族的背景而備受猜忌。徐總好,一介武夫,靠著軍功晉升,性格豪爽但智謀稍欠。陸文彬,文官之首,心思縝密,善於權謀之術。曲線辛,後起之秀,野心勃勃,妄圖在這朝堂之上謀取更高的地位。
“啟奏太子殿下,近日南方水災泛濫,災民流離失所,急需朝廷撥款賑災。”劉德率先出列,聲音洪亮而堅定。
李澤宇微微皺眉,尚未開口,吳平便陰陽怪氣地說道:“劉大人,您這話說得輕巧。如今國庫空虛,哪有那麼多銀子拿去賑災?依下官之見,不如先緩緩,等稅收上來再說。”
“吳大人,你這是何意?災民受苦,怎能拖延?”劉德怒目而視。
“劉大人莫要動怒,下官也是為了朝廷著想。”吳平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朱一龍這時站了出來:“太子殿下,臣以為劉大人所言甚是。救災如救火,拖延不得。若不及時處理,恐生民變。”
徐總好大聲嚷道:“俺不懂你們那些彎彎繞繞,俺隻知道百姓有難,就得救!”
陸文彬輕咳一聲:“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救災之事確實重要,但也需考慮朝廷的財政狀況。或許可以從其他方麵節省開支,以籌集賑災款項。”
曲線辛趁機說道:“陸大人說得有理,不如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開支,以解燃眉之急。”
李澤宇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煩悶不已。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但各方意見不一,讓他難以抉擇。
“太子殿下,此事還需您定奪。”劉德再次說道。
李澤宇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容我再想想。”
朝會結束後的夜晚,曲線辛悄悄來到東宮求見李澤宇。
李澤宇在書房接見了他,臉上帶著一絲疑惑:“曲大人,這麼晚前來,所為何事?”
曲線辛拱手行禮,一臉諂媚:“太子殿下,今日朝堂之上,關於賑災之事,臣有一番肺腑之言,隻能單獨向殿下傾訴。”
李澤宇微微皺眉:“說吧。”
曲線辛靠近李澤宇,壓低聲音:“殿下,劉德那幫老臣,看似一心為國,實則是想借著賑災之事,擴充自己的勢力,把控朝廷財政。”
李澤宇眼神一凜:“曲大人,說話可要負責,不可信口雌黃。”
曲線辛急忙解釋:“殿下,臣絕無虛言。劉德在朝中經營多年,黨羽眾多,若讓他們掌控了賑災款項,日後恐怕對殿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