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輪回中》全本免費閱讀
春季本是萬物複蘇的季節,溫潤的細雨更是將皇城襯托的如畫中的景色一般絕美無雙。
正是在如此美妙的時刻,王承一襲白衣,時隔三年再次踏入了皇城。
此時的皇帝已經病重,平時已經無法正常處理朝政,宮亂之後皇宮內已經沒有能幫他暫時處理朝政的皇子了,萬般無奈之下,他隻能臨時召回了有監國經驗的廢太子王承讓其暫時監國。
回到皇城的王承並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是處處小心,更是每天都去給病重的皇帝請安,無論是否被召見,都會在門外待上一刻鐘。
老皇帝對王承所作所為原本是非常滿意的,可慢慢的他卻發現,伺候自己的宮女,守衛自己的護衛都變成了生麵孔,甚至這些生麵孔每隔一段時間也會被換去,這時他終於反應到大事不妙隻可惜這時候他的旨意已經連這處寢宮都無法傳出了!
令人詫異的是,對付老皇帝的手段並不是王承下達實施的,一切都是在武明空進宮後,由她親自操辦的。
那段時間他們夫妻合作默契,一個調理朝堂一個收拾後宮,以一種相當順滑的方式逐漸接管了整個皇宮。
太子賢德太子妃慈惠的說法,也漸漸在百官和百姓之間傳播了開了,幾乎所有人都認定,隻要等到皇帝駕鶴西去,那麼必定就是太子登得大統。
偏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武明空給王承傳來了不好的消息。老皇帝近期接見大臣時,隱隱透露出想要立二十七皇子為帝!
對此王承隻是歎氣搖頭,不明白父皇是真糊塗了還是在床上躺的太久看不清局勢,怎麼還有這種盲目的自信。
兩年時間,王承不僅僅是將朝堂經營的鐵桶一塊,所有年富力強的將軍也儘都被他收攏麾下,民間更是民心所向,這已經不是一紙詔書可以輕鬆毀去的了。
這詔書最多也就讓朝堂略顯動蕩而已,讓不該有想法的蠢貨多出不切實際的的想法,除此之外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是無法決定皇位的歸屬。
隻不過僅僅是這一點動蕩,王承也已經懶的承受了“哎,沒想到父皇雖然身體不行了,卻還是寫的一手好字啊!
這詔書上的字哪怕不是寫在皇旨上,放到民間去賣估計也能值個好價錢!”
王承大方的端坐在皇位上看著傳說中的"密詔",身前跪著的正是那三個老皇帝專門叫到身邊的托孤重臣。
“殿下這玩笑可不好笑,這可是皇帝墨寶,怎麼能去市井販賣呢!”武明空身著鳳袍,一顰一笑之間儘顯風情。
想要進行改天換地這種密事,老皇帝找的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大臣,可惜老皇帝看不清局勢這些在朝大臣卻是心如明鏡。
三人在拿到密詔的那一刻就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除了在心中後悔今天為什麼吃飽了撐的去給老皇帝請安外,第一時間就找上了王承,將這份密詔獻了出去。
他們知道自己在拿到密詔的那一刻就已經是個死人了,隻不過死也分死法,究竟是死一人還是死全家,他們明顯是做出了取舍!
正值近日來天氣乾燥,這些大臣又喜歡秉燭夜讀,一個不小心沒能看好火源,就這樣燒死了兩個。
剩下一人心驚肉跳,居然臨陣倒戈想要去宮內告狀,可不知為何在到達城門口時馬匹受了驚,連馬帶車都衝入了護城河中,車中大臣也是不幸去世。
對此皇宮中蒼老的皇帝一無所知,他身邊的丫鬟侍衛早已換了幾波人。現在的他彆說寫詔書了,連其他大臣的麵都見不到,不出意外下一次見大臣,應該是在他的國葬上。
既然顧命大臣全部解決了,王承也是個念舊的有情人,宮裡的弟弟們他就沒有再下手,而是將他們趕回了自己的封地。
可惜的是這些皇子養尊處優慣了,這路程上又多蚊蟲匪患,一路走去,最後平安到達封地的皇子最後僅存兩人。
對此王承大怒,可惜他隻是監國太子,無權調用國家兵馬,清掃那些匪徒敗類。
早就投到王承門下的大臣趁此機會上前,訴說老皇帝年老力有不足,如今國家內憂外患,請王承以國家大局為重先行登基。
這話一出自然讓一些大臣應聲附和,可也有一些大臣咬死“皇帝尚存,豈可有二主之國”為借口不同意,雙方因此展開罵戰。
好在這個罵戰並沒有持續太久,在罵戰激烈時老皇帝沒能撐住駕鶴西去了,國葬之後所有反對聲音瞬間消失,王承毫無阻礙的順利登基!
當王承坐上皇位的那一刻,龍脈的煉化程度上漲了一大截,可依舊有那麼一點讓這次煉化無法圓滿。
這一刻,兩人才真正明白,皇帝不是坐上那張皇位就是皇帝了!
之後的日子中,王承在朝堂上運籌帷幄,上治官吏下安百姓,無論天災還是人禍,都被王承一一解決,武明空則是退居幕後在後宮母儀天下。
身為最強國度的皇,王承堅決執行不聯姻的政策,國家中沒有一位公主外嫁。
如此強勢讓他國心中不安,於是求親不成的他們紛紛往王承的後宮中塞了不少女人。
這些人中,自然有受國命來腐蝕王承的,也有自身性格不行被特意拋來擾亂王承後宮的,知書達理的不說沒有,卻是少之又少。
而這些妃嬪的處理,則被王承全權教給了武明空,武明空憑借冷冽的手段,成功讓後宮變的一片‘祥和’。
剩下的那些煉化進度,在如此盛世的催化之下,憑借著水磨功夫總算是徹底完成了。
“吼昂”!!!
就在兩人成功煉化龍脈的那一刻,第三聲龍吟響起。
與前兩次的龍吟不同,這次龍吟並不顯的多麼嘹亮,反而是厚重又低沉。隻是這次龍吟造成的影響,卻比前兩次更加恐怖。
“臥槽,我剛才是不是幻聽了,我好像聽到了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