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禦前辯論,乾帝賞識!(1 / 2)

見到皇帝這般反應,夫子終究按捺不住。

他輕撫胡須,眉頭緊鎖,聲音洪亮地說道:

“陛下,商業之道,實為末流,追逐利潤,心為利誘,必將導致道德與倫理的淪喪。“

“聖賢曾訓,應重義輕利,豈能如蘇景舟所言,為金銀而棄道義?“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目光犀利如劍,審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農業,乃國家之根基,重農政策,自太祖以來便是國之大計。“

“唯有農耕與蠶桑,方能確保糧食之豐盈。“

此時,慕鬆廉挺身而出,他是最傳統的儒學學者,對農業的重視深植於心。

聽到這番話,李景舟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回應道:

“先生此言差矣,商業的發展並不意味放棄道義,反而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

“商業活動需要誠信與公平,這與先生所言的道義相得益彰。“

李景舟神態自若,目光堅定地直視夫子。

兩人的目光中,似乎有無形的刀光劍影交錯。

其他人則低頭沉默,夫子的話若由他們來反駁,簡直無從下手,而蘇景舟卻能輕鬆應對。

對於蘇景舟的反駁,他們本想質疑幾句,卻又心生畏懼。

且不說夫子尖銳的問題,都被他輕易化解,自己若貿然上前,恐怕隻會成為笑柄。

“然而,商人重利,為小利四處奔波,難道不會使社會更加動蕩?“

“再者,商業發展導致的貧富差距,對農業將產生何等衝擊。“

夫子的聲音帶著激動,手指微顫。

他不明白蘇景舟為何突然提出發展商業。

但麵對如此明顯的缺陷,他絕不允許蘇景舟繼續肆無忌憚地發言。

若皇帝一時衝動,答應了下來,後果不堪設想,作為書院的夫子,他必將受到牽連,甚至可能被釘在恥辱柱上。

對於這個問題,蘇景舟卻大方地承認。

“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我們不能因小失大。“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政策來調節商業的發展,增加商業稅收,既能保證商業的穩定,又能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實際上,古代的商業調控可能比現代更為簡單。

或許隻需天子一句話,幾代人的積累便能化為烏有。

正是有了這個前提,蘇景舟才敢如此自信地回答。

皇帝對蘇景舟的每一句話都表示讚同。

正如蘇景舟所說,皇帝對商業並無過多忌憚。

或者說,現在的皇帝,他有足夠的自信。

哪怕商業發展得再大,他隻需一句話,便能將其打回原形。

看到皇帝的認同,夫子心中更加不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當今聖上多麼渴望增加國庫收入,以支持他征戰四方,建立不朽功名。

他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有手段的君主,他的目光從未局限於眼前,而是放眼於未來的千秋萬代。

先前,為了此事,他曾聯名多位大儒親自上書,

終於迫使皇帝不得不暫停對外的國戰。

此舉不僅換來了這幾年的與民休息,也為儒家學堂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空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