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收到縣令府的請柬心中很驚訝,但驚訝過後她便細心琢磨這件事對於她來說是吉是凶了。
昨日將朱九教訓了一通,梵音也知道這件事做的有些過頭,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而朱九的主人並不是方靜之,而是方夫人。
“請回給方夫人,能夠陪同夫人一同上香是懷柳的榮幸,那一日定早早便候著……”
梵音笑著回了話,又讓彩雲拿了碗暖湯來,“喝過暖一暖身子再走,一路趕來再回去彆凍壞了身子。”
下人笑著應了,因如今的氣候也的確是冷,那一碗冒著熱乎氣的湯看著都讓人心暖,若能喝上幾口再回定是舒坦。
將下人送走,梵音便回了屋,陪著方夫人去廟會和暖爐會,自己的衣裳裝扮要細細的琢磨下,但前提她更要清楚方夫人的意圖。
青苗也從外進來,梵音問著她:“每年十月初一方夫人都辦暖爐會嗎?”
“並非是年年舉辦,上一次還是前年辦的,也是鄰縣的幾名官老爺和官夫人來咱們這兒,夫人便借機宴請了。”青苗在那院子裡待過,自然懂得這些事,“剛剛奴婢也問了來傳話的,這一次邀的都是各府的女眷和少爺小姐,陪方夫人去廟會的隻有您了。”
梵音微微皺眉,隨後便道:“之前你在方夫人麵前也是說得上話的,如今這次去便由你陪著了,另外衣飾和禮也由你操辦,我可省了這份心,否則還要四處打聽。”
“大小姐信得過奴婢,奴婢就辦!”青苗很高興,起碼梵音已經開始重用她。
雖說楊家比不得縣令府,可她在那裡不過是個二等丫鬟的位分,將來許出去,也隻是家中的管事亦或小商戶的媳婦兒,哪裡比得過在楊家能說得上話,亦或將來再跟了老爺得個姨娘妾室的名分?
領了梵音的話,青苗立即進屋去忙著挑選,梵音獨自坐在桌前尋思這件事,但隻有這麼點點消息她也想不出什麼來,終歸還有些日子倒也不急,晚間也要問一問父親再說。
方夫人辦暖爐會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
這一次邀的乃是各府的女眷和少爺小姐,不僅縣衙中人得了請柬,連慶城縣的大戶人家都在邀請的行列。
原本十月初一就是個祭祀友聚的節,如今方夫人再一大開宴席,整個慶城縣都跟著沸沸揚揚的熱鬨非凡。
陳夫人這些天也有些坐不住屁股了!
頭幾日她有心想去楊家緩和緩和關係,可孰知方夫人送來的丫鬟那麼潑辣,下人過去連麵兒都見不著她就叉腰給罵出去,陳夫人自己也吃了兩回閉門羹,她便不敢再打楊家的主意。
可如今得知方夫人廣邀眾人,她不免心動了。
雖說邀請的都是女眷和晚輩,但接了帖子的人都心知肚明,方夫人這一舉措已經為慶城縣的大小人家分了等級,這幾日見麵便問是否得了邀約,如若沒有,那自是入不得方夫人的眼眸,與他們不算一個行列。
陳家老爺幾次問她是否得了帖子,陳夫人隻能啞口無言的搖頭,看著自家老爺的那副冷相,再看陳穎芝鬱鬱不歡的落寞,陳夫人也急了,挖門盜洞的找門路,終究是將方夫人身邊的常媽媽給賄賂了。
常媽媽得知是陳家人並沒有馬上答應,她也要試探下方夫人的意思才行。
這陳家人上一次惹了自家老爺不悅,動不動就抬出宣府台同知大人幕僚的關係來說事,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誰才是慶城縣的青天大老爺?不還得是方縣令麼?
何況他們家親戚不過是個幕僚,又不是宣府台同知大人,有什麼好顯擺的?
原本常媽媽是想直接拒了,但下麵的人稱陳家這一次出了血,拿了三十兩銀子,更說了若事情成了,得了方夫人的請柬便再給一筆。
官老爺的月俸一個月才不過二三兩,陳家拿出這麼大一筆賄賂下人,難免讓常媽媽動心。
拿了各府的回帖,常媽媽便向方夫人回話去了。
“夫人原本隻想辦個小的暖爐會,卻未想到如今全城都跟著動了,不僅是各家各戶的回帖,還有直求到老奴這裡來想要帖子的,老奴雖說是在夫人身邊伺候的,可也不敢輕易的答應,但聽說已經有人把您的邀約之眾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這或許違背您的初衷了,是否要緩和一下?”
常媽媽笑嗬嗬的說著,方夫人嘴角輕動,“這也沒辦法,原本隻是想小範圍的找點兒好友聚一聚,這些人的心思未免想的太多了,有誰求到了媽媽頭上?這個麵子我可是要給的。”
方夫人與常媽媽不是頭一天相識,自當明白她話中的意思。
“是陳家人。”常媽媽提起陳家怕方夫人不記得,“便是陳富貴那一家子,還曾與楊主簿有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