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覺得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舞台劇,形式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劇本表達的是什麼!”
“我以前喜歡看文藝片,覺得真藝術,也埋怨總局限製藝術,影響導演表達…後來慢慢成熟了,再加上自己也開始做電影,覺得很多時候,這幫人隻是陶醉自我…電影是大眾藝術!從誕生之初就是!”
“1895年12月28日,電影首次公開放映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播放的是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在這個下午盧米埃爾兄弟還放映了好幾部自己的作品,這一天也成為了電影的誕生日。但是呢,那天下午進入這家咖啡館來看電影是需要付1法郎的放映費的。”
“也就是說,從電影藝術的誕生開始就有著商業的基因在裡麵,它隻是盧米埃爾用來賺錢的小玩意!”
“所以,《王的盛宴》這種個人表達的電影,這注定不討好市場,這段,我希望你原原本本寫上,最好能給路川學長看一下…”
“那個人表達就不重要了嗎?”
“當然重要,但要有個尺度,至少不能占據主流,我是做電影的,如果有導演找我說‘我想拍一部有舞台感的電影’,你猜我怎麼回答?”
“直接拒絕?”
“那倒也不會,”沈夢溪接著道:“如果形式感確實新穎,我會建議他直接改成舞台劇、話劇,然後在劇場演出!”
兩天前,沈夢溪去看了一場《王的盛宴》——包場看的,全場就他一個觀眾,小姐姐都不願意來!
簡單說一下,《王的盛宴》劇情就是‘劉邦夥同呂後、張良、蕭何一起殺韓信的故事。中間還穿插了一些和項羽的基情’…
但是看的沈夢溪各種煩躁!
咋一看去似乎是倒敘,但是倒敘了一會,似乎又開始插敘,在倒敘的故事裡似乎還包括著第二層的倒敘…
讓人看著不勝其煩。
完全搞不懂路川這逼到底想表達什麼!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了…
“我剛算了一下,如果這麼分紅,那公司豈不是賺少了?”
“不是…首先,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電影鐵定賺錢…分紅模式,首先保證的是電影製作方的利益。我們所謂的分紅是在電影實現盈利之後的分紅!”
“但你說了賀歲檔要拿二十億!”
“我也是吹一下,主要被氣到了…”
“是因為分賬之爭?”
“對…都談的差不多了,事實上,23號的時候,中影已經跟二十多家院線簽訂的新分賬合同?其中包括嘉禾院線…大家都覺得有戲的…但是25號?華宜臨時反水?導致最後時刻功虧一簣…”
“所以,你壓他的排片?”
沈夢溪搖頭:“這個真沒有,我們嘉禾排片,都是院線經理根據電影題材分析,順便參考貓眼票務、格瓦拉在線購票提供的數據…我再說一句,如果我要壓他們排片,我完全可以不上他們的電影!”
聊到這,沈夢溪的助理走了過來,壓低聲音跟他說了一件事?後者輕輕點頭…
“最後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泰囧》美國票房沒有達到預期?”
“…在這個很正常,《泰囧》完全就是為中國觀眾打造的電影,裡麵的笑料、包袱隻有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才看得懂,美國觀眾沒有興趣了解中國文化…”
“那是不是代表國產喜劇不夠全球化?”
“喜劇為什麼要全球化?喜劇本身就是最接地氣的一種商業電影?德國喜劇《該死的歌德》、《共產小子西遊記》、《聖誕壞公公》?你看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