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價格普遍偏高的原因,除了迷信ip、競爭激烈等因素以外,還有資本的湧入。電影的發行作為回籠資金周期較短的商業行為,導致越來越多的熱錢注入。另外,全民的觀影水平正在大幅提升,再也不像早年有知名導演、明星演員就可以取得高票房。”
歸根結底:電影太辣眼睛!
為什麼電影辣眼睛?
因為開拍前,就已經拿到保底金額了,導演、製片人包括演員都賺到錢了——隨便糊弄糊弄得了!
為什麼開拍前就保底?不能等拍完後看看情況嗎?
還是因為市場太火熱,等拍完了,壓根搶不到!
……
老王,也就是王常田很興奮…
《使徒行者》票房大賣!
是真的大賣,《使徒行者》,上映首日,力壓《盜墓筆記》、《摸金校尉》、《愛寵大機密》,甚至《微微一笑很傾城》都被它吊打!
是真的吊打——票房雙倍反超《微微一笑》!
插一句,唐仁買了顧漫的《何以笙簫默》、《杉杉來吃》電視劇改編權,電影改編則被樂視搶先了!
至於《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版直接被土豆拿下,配合夢溪遊戲——《江湖》,投資16億,打造了這部電視劇,本來是土豆獨播劇,東方衛視非要聯播,那就一起播了…
口碑還行,豆瓣評分76分,女主角選得好,找了那紮+楊陽…
電影版的版權被華策拿去了!
楊天寶+井搏然…
瞪姐的口碑,你們懂的!
但這些並不是《使徒行者》必然大賣的理由!
沈夢溪給他倒茶:“市場紅利…質量合格的港片,爆米花味道十足,5~8億票房很正常!”
“那不對呀,去年杜琪峰的《華麗上班族》才拿了四千多萬票房!”
“…我是說質量合格的港片…”
一直以來,香港電影以拍片手速快,成本低,回收快著稱,但好萊塢特效所引領的視覺奇觀,養刁了太多影迷的眼睛。
但好萊塢電影看多了,你再看港味爆米花,真覺得港味更合適:敘事高效、直接、不繞彎、文化認同感強,特彆適合喜歡“大口咀嚼”劇情的觀眾。
港味爆米花,實際上就是在供大於求的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提供一種可預期的、標準的、快節奏的、靠譜的產品。
這類產品,不宜過多,一年兩三部就夠吃的了,太多了,容易噎到!
參考《掃毒2》、《使徒行者2》、《沉默的證人》、《犯罪現場》…
憑良心講,《掃毒2》難道真的比《使徒行者2》牛逼嗎?
“…你覺得可以投資港片嗎?”
“當然可以…要注意他們的身份!”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什麼身份?”
“愛不愛國之類的,不愛國的藝人儘量不要用…”
再有兩年,總局會嚴格管控演員:
演員不能以黨委為中心,沒有高尚的品格,風評差的不用;有緋聞,汙點不斷,道德有問題的藝人不用;低俗,媚俗,惡俗,負能量的演員不用;沒有思想覺悟的演員也不用。
其實,沈夢溪很想勸王常田趕緊從阿狸圈子離開…
但不可能…
阿狸注資了光線40個億!
所以,光線才會八個億保底《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嘛!
所以,這幾年鄧朝如日中天:光線、阿狸都撐著他!
王常田忽然說了一句:“貓眼需要資金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