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桂枝也常想起趙汝愚最後說的那些話,對其病逝,她心中無感,但對方的提醒卻讓她漸漸醒了過來。
趙擴自登基以來,雖逐漸在重振朝綱,但因其性格和順,大多時候還是聽從下麵的意見行事,其中最明顯的當是韓侂胄。
當初張宗尹與桂枝將韓侂胄這枚棋子立在趙汝愚對麵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他二人之間,無論誰最終留存下來,終將會成為一朝之權臣。
如今,桂枝的私人恩怨已然了卻,可當初的那枚棋子卻成了一根毒刺。
或許真如趙汝愚所說,她的一己私仇“小肚雞腸”,才協助趙擴令韓侂胄如今一手遮天,可畢竟這大宋還是姓趙,趙擴縱使天真,但於情於理,這根毒刺也是時候該拔掉了!
說句實話,最後見趙汝愚那一麵時,桂枝哪裡還有恨?本就不是同一條路上的人,但於大宋而言,趙汝愚確實也儘職儘責了。
這番病故,也算是一個體麵的死法。起碼其餘家小還在,香火仍得以延續,隻是不知,今後他們這一家“皇親國戚”在擇兒媳時,還會不會有當年的偏執?
“籲……籲!”趕車夫拉韁的呼聲響起,馬車終於停了下來,桂枝也從方才的思緒中收了回來。
下了馬車,正對麵兒的是一處茶坊,裡麵賣的不過是些尋常茶水,捎帶有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