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證明了椎名悠一計劃的縝密性,並沒有讓琴酒找到不對的地方。
沒過多久,安室透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腦海中不斷回想起之前發生在杯戶飯店的那些事情的彙報。
墜樓、槍擊、爆炸以及縱火等等惡性事件。
這些意外狀況顯然並不在椎名悠一原本的計劃之內,如果按照常理來推斷,他與這些事情毫無關聯。
這麼看來,椎名悠一並沒有直接介入到琴酒所策劃的那場圍殺行動當中。
反倒是他巧妙地借助了 FBI 的力量,想讓他們代替自己去鏟除琴酒。
這樣一來,無論最終結果到底是怎麼樣的,琴酒被 FBI 成功擒獲或是當場擊斃。
椎名悠一都能夠保證自身始終保持在計劃之外,而且絕對不會暴露自己。
不僅如此, 根據貝爾摩德提供的情報顯示,椎名悠一當時是在親自處決已經暴露組織成員身份的皮斯克。
從而讓他擁有了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以及且理由相當充分。
再加上FBI的現身,椎名悠一的嫌疑就更低了。
從這些跡象表明,椎名悠一所製定的這個計劃充滿了諸多變數,但每一步卻又環環相扣,十分的精彩。
計劃裡所有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似乎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又確保不會將他本人牽連進去。
想到這裡,安室透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強烈的寒意。
被椎名悠一這麼算計,他光是這麼想一下,就覺得異常難受,仿佛有無數隻毛毛蟲在身上爬行一樣惡心。
更何況是身為當事人的琴酒呢,如果不是因為琴酒那殺伐決斷的性格和手段,恐怕他在杯戶飯店也難逃一劫。
想到此處,安室透對椎名悠一的警惕心保持在了一個無法消除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