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守軍將領?”登上城牆之後,姬禦對著魏軍的軍官說道。
“是又怎樣?”將領回答道。
姬禦直接挑斷了他身上的繩索說道:“回去告訴你們皇帝,來而不忘非禮也,滾吧。”
將領不可置信地看著姬禦,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不過也並未多說什麼,起身便趕快離去,畢竟宜川的消息需要有人傳回去。
大軍很快全部駐紮進了宜川,此時沈子節來到柳洪勇身邊說道:“將軍,將士們已經聯係作戰三個月了啊。”
柳洪勇看了一眼沈子節,又看了看姬禦,姬禦看著二人淡淡的說道:“儘量不要殺人。”
然後便徑直回到了營帳,眼不見為淨。
士兵們攻城拔寨,基本上是出於王命不可為,當然也有為了軍功的,但是能獲得軍功畢竟都是少數,還要承擔傷亡。
打了敗仗就不說了,就算是打贏了,將領們升官發財,士兵們依然還是士兵,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卻沒有實際的好處可不行。
行軍打仗攻陷城池,進城後不說燒殺搶掠,但是最基本的搜刮財物是避免不了的,這可是士兵們在這場勝戰中唯一能得到的好處,為將者通常都不會阻止,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先前的兩場戰爭,梁山和高陽,百姓都是大周的子民,若非在極端惡劣的局勢之下,不然沒有搶奪自己百姓財物的說法,大周這些年很是富足,一切軍需物資提供得足夠,士兵們也隻能乾打仗,進城之後也隻能老老實實的,還要避免誤傷百姓。
而且三個月的激戰,攻下宜川之後若還是想要約束士兵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一旦士兵心生不滿,就會有炸營的風險。
沈子節是直接領軍的將領,士兵們的情況,他比柳洪勇和姬禦更加了解。
所以他過來說那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詢問柳洪勇和姬禦的意見,柳洪勇看向姬禦也就說明他已經同意了,在詢問姬禦的意見,姬禦自然也沒有其阻攔的意思,隻是簡單的說了句“儘量不要殺人”稍加約束了一下。
沈子節很快便去下達了軍令,這道命令下達後,士兵們歡聲雷動。
......
......
程元濟的軍隊還在急速前行之際,姬禦放走的將領就和軍隊碰上了。
將領見到程元濟後,立刻將他在宜川的經曆以及姬禦的話語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程元濟。
程元濟此時臉色十分難看,徹夜奔襲,還是晚了一步,當前的戰局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攻守易形了,現在是周國占領了魏國的土地,但是周國大軍並沒有後顧之憂,他們可以安心地以逸待勞。
不像魏軍當時一樣,魏軍為了占領黃河渡口,不得不出兵攻城,現在周軍可沒有這個訴求,他們死守宜川,對於魏軍來說那就太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