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這裡是淮安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吳玉鳳搖了搖頭道:“以宋文遠現在的身份,不管李家的人想要做什麼,都不可能太過分,我們沒有必要太擔心。”
“可是……這裡畢竟是淮安府啊!那個李元說得對,這裡是李家的地盤,要是李家的人鐵了心要對付我們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怕什麼?我們又不是沒有人?又不是沒有槍?我們有一千精銳,還有數百支火槍,難道還能怕了淮安府的幾千老爺兵不成?”
吳玉鳳冷笑一聲道:“雖然我們這一個千戶的兵,對付起左迎光的幾千安東衛精銳來,可能會有些苦難,但是對付淮安府的那些用錢養起來的老爺兵來,那還不是輕鬆加愉快嗎?”
“這倒也是……朝廷在淮安府花的錢也不少,給淮安府的官兵也有好幾千人,可這麼多的兵,在遇到倭寇襲擊的時候,居然來城門都不敢出。
幾百個倭寇,就能夠把數千的官兵堵在城裡,不管出來,這說出去誰會信呢?要不是我親眼所見的話,連我都不會相信,我們大雍的官兵會這麼……”
“行了,少說兩句。淮安府這些年來,過得太輕鬆了,不管是海上的倭寇,還是海盜,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淮安府的地界過,他們已經早就沒有了危機意識了。
到現在,見到倭寇和叛軍殺來,能夠知道躲在城裡不出來,已經是表現得很不錯了。
還能期望他們什麼呢?難道還期望他們跟我們一樣,帶著兵一路追殺倭寇不成?”
“……”
青河縣,李家。
“大少爺,李元派信使回來了。”
“怎麼樣?李元說什麼?他們到底有沒有追到左迎光,我們家成名,成誌怎麼樣?救回來了嗎?”
李文華聽說李元派人送信回來,有些激動地詢問情況。
“咳咳,這個,李元讓人帶話回來說,他們帶著淮安府的官兵追到海州港的時候,左迎光已經領著人乘船跑了,所以……”
“跑了?他居然讓人給跑了?”
李文華一臉憤怒地說道:“既然讓人給跑了,他李元還有什麼臉讓人送信回來?對了,他自己怎麼不回來?難道是知道自己把事情辦砸了,不敢回來了?”
“大少爺,左迎光那家夥實在是太狡詐了,在來我們青河縣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退路,從我們青河縣離開之後,直接就去了海州港,沒有任何耽擱,就果斷地退走了。
這事兒說起來,還真的不怪李元,他從青河縣出去之後,還需要花時間去著急淮安府的人手,才能夠去追趕左迎光,等他追上去的時候,人早就已經跑了。
再說了,即便是能夠讓他追上,憑借李元那點兒能力,也不會是左迎光的對手啊……”
管家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我知道,我當然知道這不怪李元。”
李文華苦笑道:“想我堂堂李家,如今居然落得如此田地。淮安府被倭寇給劫掠也就算了,就連我們李家的青河縣都被人給攻破。甚至就連家裡的孩子都保不住,被人給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