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求求你們彆打了(2 / 2)

果然,張無忌一試之下,第一層一遍就學會了,因為他不需要修煉他的力量,隻需要學他的技巧。在小昭嘴巴能吃得下一個拳頭的吃驚表情下,張無忌隻用了半天就學會了第五層的技巧。如果是其他人,即使窮儘一生也未必能到達這個境界,因為,人要激發自己的潛力,並將之用於武技之上,實在是太難了。就這樣吧,下麵的都是半成品了,練之無益。張無忌便讓小昭把羊皮卷收了起來。

張無忌突然想到,小昭那個能讓臉七扭八拐的扮醜技巧,跟這個乾坤大挪移心法簡直就是一個思路的產物。乾坤大挪移練到高深處身體各個部位器官的肌肉都能位移,張無忌瞬間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讓小昭也練這個心法試試,接著心裡又罵自己是個牲口。

她還是個孩子啊!

“公子,這卷後麵還有字。”小昭喊。

張無忌過去一看,原來是那陽頂天的臨死絕筆。上麵寫了他是如何發現自己被帶綠帽又如何走火入魔眼看將死,囑咐明教先讓謝遜代理,等以後誰能找回聖火令誰便做教主。

張無忌不禁冷笑,這陽頂天死到臨頭了還這麼糊塗,她原意怕是要她夫人將這封信帶回明教,卻不想,他將他夫人偷情的事都寫在了上麵,他夫人又怎麼可能會幫他把這封信帶回去呢,不毀了都算好的,果然,那教主夫人最終是選擇自儘跟他死在一起也不出去。讓謝遜做代理教主也是昏招,謝遜雖然文武全才,豪爽俠氣,但是性格偏激,一言不合就要大開殺戒,讓他做明教教主,明教隻怕會招惹更多仇敵。哪怕是楊逍或是殷天正都比他適合,至於誰找到聖火令便讓誰做教主,更是跟托塔天王一般的糊塗,如果是個無名小卒找到了,難道明教眾位桀驁不馴的高層會讓他坐上那個位置?若是元廷的人找到了,讓明教歸附朝廷,那聽還是不聽?

小昭看到張無忌一邊看一邊冷笑,不禁好奇“公子怎麼啦?”

張無忌便也拿給小昭看,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小昭看完也十分讚同“這陽頂天果然糊塗。”

“為了陽頂天的一世英名,咱們還是不要把這封信拿出來吧。一切於事無補。”張無忌對小昭說。自己那個義父謝遜,他現在還沒想明白是在北極圈還是日本海。東海絕對不是,因為那島上有活火山。

小昭連連點頭,公子說什麼都是對的。

……………

“呼”張無忌長長吐出一口氣,在密道裡待了這麼久終於出來了。也不知道光明頂上麵打成什麼樣子了。

陽光下張無忌終於可以看清小昭的臉,口中兩個字不禁脫口而出。

“不熱啊,公子。”小昭奇怪公子怎麼一出來就問自己熱嗎,須知這個光明頂地處昆侖山脈的邊緣,常年受高原氣候影響,一年中能稱得上熱的日子實在沒有幾天,何況現在正是深秋,昆侖山裡現如今都是雪季了,又哪裡會熱。

張無忌在心裡暗暗比劃了一下,小昭五官立體,鼻梁高挺,一雙藍色的大眼睛湖水一樣清澈,雙唇豐滿性感,臉部輪廓比之一般的西域人圓潤,腰身比她更細,雖然還隻十五六,胸部已經頗具規模。好一個妖豔胡姬,嗯,以後得給她設計一些低胸禮服來穿,敢捂著,手都給她敲斷。

小昭自然不知張無忌心裡那不可告人的想法,見他出來後,隻問了自己一句“熱吧”,然後盯著自己上下打量,不覺有點兒害羞,心想難道自己走光了。下意識便拿手捂著胸口,張無忌頓時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起來“放下,放下,手放下,小昭,我警告你,以後再敢做剛剛那個動作,我就把你手鎖起來,對,拿鐵鏈鎖起來!很粗的那種!”

小昭嚇了一跳,忙放下手,委屈兮兮的說“小昭再也不敢了,公子不要鎖我的手。”小昭不明白公子為什麼對自己捂胸有這麼大的怨念捏。

……………

這個密道的出口應該是光明頂山腳某個地方,張無忌沒來過並不認得,小昭大概辨認了一下方位,便帶著張無忌二人一同向山頂行進,一路上均看見路旁山間不少的屍體呈互相廝殺而亡的樣子,著白袍的是明教及天鷹教,其他雜色裝束的應該是六大派及其他武林同道,甚至還有白色和白色互相廝殺而死的,想必就是天鷹教和五行旗,張無忌心累且不語。找了山間的泉水洗了把臉,把身上的傷口略略處理了一下,再剝了件乾淨衣服換上。

光明頂山頂大殿之前,地方極其空闊,靠大殿門口或躺著或坐著數十位著白袍的漢子,四周圍繞數百個各色人等呈包圍狀,數百個人分成六個團體,不一而立,場中間還有二人正在空手打鬥。

廣場之上數百人,張無忌和小昭二人來到其間並沒有多少人在意。

張無忌隻認得滅絕的峨眉派,還有何太衝夫婦的昆侖派,那邊一大幫閃閃亮的光頭應該就是少林派,一臉死灰麵無表情的殷梨亭和大帥哥宋青書所在的那一邊,應該就是武當派。武當派人數最少,隻有十幾二十人。

廣場中間正打鬥的二個人,一個是個白須白眉樣貌威武的老頭兒,手指呈爪,每下攻擊都帶起呼呼風聲,顯然功力非凡。另一人是個四十多的樸實中年漢子,手指也是爪狀,兩人爪來爪往,淩厲至極。爪掌相交間劈啪聲響,鬥得難分難解。

旁邊的路人甲議論“我看這殷老兒撐不了多久啦,俞二俠年富力強,後勁兒足,很快就要擊敗他了。”路人乙丙丁紛紛表示讚同。

原來一個是我外公,一個是我二師伯。

“兩位請罷手!”

隻見一個少年靈猴一般跳至場間,攔在了殷天正和俞蓮舟中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