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文具盒(2 / 2)

總而言之,現代的虞秋是個很讓父母感到驕傲的孩子。

對於那些寫著“衛生小能手”、“閱讀之星”的獎狀,虞秋總是顯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可沈逸卻將它們看得很重要。

虞秋家裡有一麵牆,牆上掛著一些雞毛撣子之類的小玩意,為了能把獎狀貼在牆的正中間,他便把那些東西都取了下來,圍著貼好的獎狀掛了一圈,看起來很是滑稽。

這麵牆的旁邊擺了一張餐桌,每次吃早飯時,沈逸都要看著牆上的獎狀嘮叨兩句:“小秋,你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到時候你可要再接再厲,不要驕傲,做一個好好學習的小學生。”

看著獎狀上那些既莫名其妙,又毫無意義的稱號,虞秋總是乖巧地點頭答應。

既然不是真的小孩子,她又怎會因為吃飯吃得快、被子疊得整齊就驕傲呢?

明明還要過一段時間才開學,可虞秋的養父養母卻把虞秋上小學這件事看得很重要,他們提前為虞秋買好了書包、文具盒、水杯,還給她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

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唐朝人,虞秋認拚音不太行,背詩倒是背得很快。

在沈逸死的前一天晚上,他在樓下文具店買了幾支鉛筆,他搬了把凳子坐在垃圾桶前,仔仔細細地把鉛筆削尖,一口氣削了七八支。

等鉛筆都削好後,他又怕虞秋會戳到自己,於是又把每個鉛筆頭都磨鈍了一些,隨後才放到文具盒裡。

看著文具盒中擺放整齊的鉛筆們,寧瀟河覺得有些好笑:“之前不是買了削筆刀嗎,怎麼不用那個?而且你削這麼多乾嘛,剛上學哪有那麼多用筆的時候?”

“削筆刀容易斷,反正削都削了,就多準備幾支,沒準就用得上呢。”沈逸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招招手把虞秋叫了過來,然後鄭重其事地把鉛筆盒遞給她。

作為一個唐朝來的小姑娘,虞秋從來都沒見過塑料鉛筆盒,也沒有用過鉛筆,從小到大,她隻見過有姑娘用炭筆描眉。

她視若珍寶地接過鉛筆盒,想著之後要怎麼用這些鉛筆學寫字,學畫畫。

在她還是個下人的時候,根本就沒什麼學習的機會,要不是李雲淵帶著她識字,她說不定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可現在不一樣了,她也能上學了,她可以學習寫字,也可以學算學,說不等還能學到很多唐以後的詩詞歌賦。

虞秋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她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就連睡覺都要抱著那隻裝滿鉛筆的文具盒。

可第二天,她便收到了研究所著火的消息,而一直被她抱在懷裡的文具盒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寧瀟河帶著虞秋去了研究所,那時火已經撲滅了,可之前接連幾次爆炸已經讓實驗室變得麵目全非,在嘈雜的人群中,虞秋根本就看不到沈逸的身影。

再然後,有人來告訴寧瀟河,說沈逸已經被送到了醫院,估計凶多吉少。

母女二人匆匆趕到了醫院,走廊裡都是聽到消息趕過來的病人家屬,其中一個研究員的父親蹲在走廊裡,身上還穿著油膩膩的工服。

“他媽的,他媽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