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上月檢、入庫、潮濕等庫存管理的正常因數,延緩一兩日交割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日常的訓練和巡視,用舊品來消耗也更恰當。
偏偏糜芳卻堅持要用新品。
事出反常,必有緣故。
諸葛喬將猜想詳細的告訴廖化。
廖化琢磨了片刻:“阿喬,你是否多心了。軍需庫每年都會盤點庫存,且將保存期間正常毀損的定損報廢,盤點也是由我親自帶人進行核準的。”
諸葛喬篤定道:“我的判斷是不會有問題的。方才我翻閱了去年和前年的賬目,隻有這半年以來的賬目才有一直調撥新品不調撥舊品的記錄。”
廖化更是疑惑:“隻有半年的記錄,且調撥新品的總數量也不多,這不能證明糜太守私自販賣了軍需庫的甲兵。”
諸葛喬則是提出了另一個猜想:“糜太守若要動軍需庫的甲兵,其原因隻會有一個,那就是有人願意花錢購買。”
“且購買的價格,高到糜太守即便耗費錢糧去打造新品也能大賺。”
“即便被君侯覺察到了,糜太守也可以拿出販賣舊品的錢糧,再向君侯哭窮,自述為了籌集軍費多麼多麼的艱辛。”
“君侯並非不講理的,以舊品換新品這種穩賺不賠的事,君侯最多也隻是口頭責罵。”
廖化疑道:“阿喬你的猜想雖然有道理,但卻有個前提,那就是有人願意花高價來購買舊品。這世間怎會有這麼蠢的商人?”
諸葛喬意有所指:“若我是呂蒙,我就願意當這個蠢商人。”
廖化吃了一驚:“呂蒙?不可能!糜太守就算再貪財,也不可能將甲兵賣給呂蒙。”
諸葛喬笑道:“直接賣給呂蒙,糜太守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可若是賣給荊南四郡的蠻人,且蠻人又給出了高價,廖主簿認為糜太守還會拒絕嗎?”
廖化的眼睛瞪圓了,下意識的倒吸了一口涼氣:“阿喬的意思,是呂蒙暗中攛掇了荊南四郡的蠻人,偽裝成蠻商向糜太守購買兵甲?”
“可呂蒙,為什麼要這樣做?更何況,這半年以來的新品加起來,數量也極少,對君侯根本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
諸葛喬的眼神逐漸凜冽:“的確,這半年以來的新品都很少,糜太守私自販賣的舊品也不多,隻要適當的運作下賬目,就能蒙混過去。”
“然而,行軍打仗的時候都常用誘敵深入的計策,廖主簿又怎知這不是呂蒙的誘敵之計?”
“倘若這個時候,蠻商提出要大量購買甲兵,糜太守能經得住這個誘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