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諸葛喬看也不看竹簡,詢問道:“糜太守,既然這利潤是打造新品的五倍,為何不直接告訴君侯?”
糜芳見諸葛喬不看竹簡,若有所思,斟酌用詞道:“君侯專注於軍務,是不會過問我是如何籌備錢糧軍械的。”
“隻要我給君侯籌備了足夠的錢糧軍械,這中間的具體過程就不重要了。”
“若非君侯忽然讓喬公子來查賬,我也不會說出販賣舊品的事。”
“有這賬目在,喬公子在君侯麵前,想必也是能立功了。”
諸葛喬沉吟片刻,當糜芳的麵拆開了竹簡上的繩索。
快速的掃了一眼竹簡的賬目記錄,諸葛喬心中已經有了說辭:“糜太守,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糜芳見諸葛喬淡定如常,暗暗有些驚訝:“喬公子有話,不妨直言。”
“糜太守久經商場,想必也聽說過昔日齊國管相,'齊紈魯縞,服帛降魯'的典故吧。”諸葛喬微微肅容。
糜芳頓時蹙眉:“喬公子想說,是有賊人故意抬高舊品的購買價格,想讓我為了販賣舊品而荒廢諸事?”
“可我認為,喬公子的這個比喻不太恰當。管相當年針對的,是整個魯國,通過高價收購魯國的緹服運回齊國。”
“而魯國的國君認為,紡織緹服就能賺錢賣糧又何必辛辛苦苦的讓百姓種地,於是對百姓荒廢農耕勤於緹服的事也不製止。”
“而我做的,僅僅隻是將舊品販賣給蠻商換取皮貨,又將皮貨販賣給楚商獲取錢糧。這本質上是互通有無的正常商業行為。”
諸葛喬又道:“倘若蠻商和楚商的背後,都是有人在操縱呢?”
“若我料得不差,這些蠻商,最近極有可能會采購大量的舊品;而楚地的商人也會告訴糜太守,楚地皮貨緊俏,願意再抬高買價。”
糜芳內心大為震撼。
如果不是諸葛喬剛來江陵城不久,糜芳都有些懷疑諸葛喬是不是已經查過荊楚商會的賬了。
糜芳肯同意蠻商的這次大宗采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地皮貨緊俏,部分楚商甚至提前交納了錢糧。
糜芳是個生意人。
蠻商是以皮貨來抵錢糧的,若是大量的皮貨賣不出去,糜芳就等於是在虧本買賣。
決定糜芳是否販賣軍械的前提,是糜芳會權衡販賣軍械後,能否在可接受的時間範圍內獲得販賣的錢糧。
雖然驚駭諸葛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