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劉備的看人也挺準的。
潘濬這次是被潘翥給坑了。
原本潘濬是想靜觀其變,坐視糜芳和關羽互鬥。
潘濬沒想到的是,潘翥會私下去尋諸葛喬。
再加上潘濬那句“安漢將軍職掌何事,為何地位高於軍師將軍”,又惹怒了糜竺。
即便劉備再信任潘濬,也不得不考慮荊州的人事任免。
“潘承明這是對主公的用人起了猜忌心啊。”諸葛亮暗暗一歎。
諸葛喬在家書中列出了荊州以關羽、糜芳和潘濬為主的三方勢力利害關係,也向諸葛亮陳述了要更換治中的想法。
想到劉備這次在荊州的戰略意圖,諸葛亮也狠了狠心,將諸葛喬的家書也遞給了劉備。
這家書給劉備看,就意味諸葛亮同意了諸葛喬的提議更換荊州治中。
劉備掃了一遍諸葛喬給諸葛亮的家書,語氣中的讚賞味道更重了:“軍師,你還說阿喬隻會粗淺小道?”
“扣除路上耗費的時間,阿喬入江陵城還不到十日吧?十日的時間就探清了江陵城的各方勢力及利害。”
“更是針對性的提出了對江陵城的人事任免建議。”
“若非阿喬年少,名望又太低,我都想讓阿喬來當這荊州治中了。”
劉備的語氣中,滿是對諸葛喬的欣賞。
想到自家兒子阿鬥,因為諸葛喬去江陵城還哭鼻子的事,劉備的心中又有了幾分欣慰。
劉備對阿鬥這個兒子很是疼愛。
阿鬥不僅是漂泊半生才活下來的兒子,還是劉備最寵愛的甘夫人的兒子。
然而。
因為複興漢室的大業,劉備幾乎很少照顧阿鬥,劉備認的義子劉封也經常在軍中,劉封和阿鬥的兄弟情是很淡薄的。
反倒是諸葛喬來了西川後,更像是阿鬥的兄長。
諸葛喬來的時間不長,但替阿鬥挨罵的次數不少。
劉備這次回成都,左將軍長史許靖還專門在劉備麵前彈劾諸葛喬荒廢了阿鬥的學業,經常給阿鬥捉蛐蛐玩。
劉備嘴上說著會讓諸葛亮訓子,這內心卻是對諸葛喬頗為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