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全本免費閱讀
第52章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戰術協同隱患
諸葛喬以手劃線,在地圖上畫了一道痕跡:“孫權這黃雀若是當得好,就能全據荊揚,保長江天險以擋曹操。”
“荊州若丟,大王就隻有兩個選擇。”
“怒而討伐孫權,孫劉兩家損兵折將,荊州因為戰禍而荒蕪,結果就是曹操坐收漁利。”
“倘若不討孫權,大王除了北伐祁山搶奪關隴,幾無進路。”
“可不論是討伐孫權還是不討孫權,荊州若丟,都宣告隆中對戰略的失敗,大王想要複興漢室的大業,幾乎無成功的可能。”
諸葛喬的語氣逐漸凝重:“不是我想讓君侯以一敵二,而是大王決定打通漢水的那一刻起,我等就隻能以一敵二。”
“家父亦曾言,這一局,隻有半子的勝機。”
“贏了,攻守易型,大王的霸業可興;輸了,偏安一隅,大王也隻能當劉璋。”
“故而這一局,隻能拚軍爭,拚戰術,拚各軍的協同作戰,拚誰在具體的決策上能更勝一籌。”
“亦是拚,誰能更受上天的眷顧!”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隆中對能助劉備三分天下,但同樣存在極大的隱患。
如孫子兵法中所言: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隆中對戰略,橫跨荊益,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本就在具體的戰術協同作戰上多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又在戰略上跟江東一貫以來橫跨荊揚、保長江天險的戰略有核心的矛盾衝突。
若孫權有能力拿下淮南,控製江淮,走西楚霸王的路子,三分天下演變成楚漢爭霸,自然不用擔心劉備得了漢水對江東構成威脅。
隻可惜。
孫權沒這能力!
能保住長江,對孫權而言就已經是能力的極限了。
控製江淮?
那得孫權他哥來!
諸葛喬的分析,打消了關羽對孫權的最後一絲僥幸。
“以一敵二,兄長還真看得起關某。”
關羽的表情也逐漸凝重。
倒不是關羽對劉備有質疑有怨恨,對關羽而言,彆說以一敵二了,哪怕劉備要以關羽為誘餌為死棋,關羽都不會皺下眉頭。
在諸葛喬說出那句“大王決定打通漢水的那一刻起,我等就隻能以一敵二”時,關羽就明白了劉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