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禍一起,曹仁選擇的是強征百姓服力役,而關羽選擇的是讓百姓去江陵避禍。
兩權相害取其輕,這民心自然就會向著關羽。
關羽又取出軍令,語氣增加了幾分威嚴:“南郡太守糜芳聽令。三日內,備齊三萬大軍軍械以及一月糧草度用,不得有誤。”
糜芳心頭一凜,連忙領命。
有諸葛喬提前叮囑,糜芳倒也沒在意關羽這威嚴的語氣。
內心在盤算今夜這火應該如何放。
關羽雷厲風行,命令一道緊接一道。
南郡、宜都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四郡加起來有五萬餘兵,其中江陵城就有四萬。
宜都郡有三千兵,公安城有三千兵,還有四千餘兵分布在南郡各個關卡要道烽火台。
這次出征,關羽帶走了三萬兵,留下一萬兵在江陵城固守城池以及押送糧草。
關羽調兵遣將結束,糜竺心中犯疑,詢問道:“君侯,我聽聞曹仁在樊城有數千人,襄陽有萬餘人。”
“襄陽後方的宛城,亦有數千曹兵駐紮;襄陽東部的章陵也有數千兵。”
“僅以三萬人攻打襄樊,是否太托大了?”
糜竺雖然不統兵事,但也是跟著劉備南征北討過的。
正常而言,要攻重鎮城池,至少也得兩倍的兵力。
在兵力上,糜竺認為關羽是沒優勢的。
“無妨,關某自有計較。”關羽言簡意賅,沒有向糜竺透露具體的戰術方案。
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兵多有兵多的用法,兵少有兵少的用法。
誰打仗拘泥於兵法文字啊。
糜竺見關羽智珠在握,遂不再相勸。
關羽冷眉掃視眾人,又取出節鉞:“兄長賜關某節鉞,關某就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不論是誰,敢延誤軍令,定斬不饒!”
眾文武紛紛心頭凜寒。
假節鉞,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待眾人散去,諸葛喬留在最後。
“阿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