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小有名氣(求訂閱、推薦票、月票)4000/1.2萬(2 / 2)

說到這裡,他指著東邊那邊果樹苗說:“您二位看,那邊就是今年剛種的新品果樹苗,這邊結果的老果園以前是我爸媽種的,我現在算是接班了。”

“你之前在京城農科研究所工作?”劉萬鬆好像知道這個地方,他特彆感興趣:“那你怎麼把那裡的工作給辭了?”

“據我所知,那邊的工作待遇福利還是很不錯的。”

“劉叔,不瞞您說,我以前是在京城農科研究所下屬的一家子公司上班,主要從事農業作物的促生長,那邊太累了,沒白沒黑的乾,再加上我爸媽年齡大了,我想著多陪陪他們……”

隨著他的講述,廉學柱和劉萬鬆二人腦海裡就有了一個更清晰明確的輪廓,心裡頭也想著曹書傑還是個大孝子。

對他的感官就更好了。

“這邊的果樹都是你自己做了改良的?”劉萬鬆對這一點很感興趣。

曹書傑點頭:“我花了大價錢去改良的,成本擺在那裡,要不然也不會賣的這麼貴。”

“那你這門技術能推廣嗎?”劉萬鬆追問他。

曹書傑很遺憾的說道:“劉叔,不是我敝掃自珍,是我現在也處在研究的初始階段,很多東西都不成熟,我現在也是一邊研究,一邊實作,最後什麼結果,我也不好說,如果想大麵積推廣的話還得5到10年。”

“唉!”劉萬鬆歎氣,他說:“和我想的一樣,關鍵還是看人,小曹,你一定要繼續研究下去,這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曹書傑沒接話,這帽子太大了,他承接不住。

他就想著陪著父母變老,看著閨女長大,再陪他老婆看日出日落。沒什麼浪漫,僅僅是平常的生活而已!

廉學柱插話,問道:“小曹,從你的角度來說,你覺得農業經濟發展最缺的是什麼?”

“農業發展?”曹書傑愣了一下,看著廉學柱和劉萬鬆二人都盯著他看,這才說道:“也不好說,但我個人的理解,簡單的歸類三個方麵。”

“缺錢,缺技術,缺市場。”

“第一個,大部分農民沒有錢,種植也就形成不了規模,種個一星半點也白搭。”

“第二個,大部分種植農戶都沒有成係統的種植技術,僅憑借多年摸索出來的種植經驗,理論上來說,是能夠應付大多數正常情況,可是想在這個基礎上謀求突破和發展,就難如登天。”

對於他說的這一點,廉學柱和劉萬鬆二人深有體會。

彆的不提,眼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曹書傑為什麼把果園經營的這麼紅火?

他本身就有技術儲備,也有操作能力,他心裡有研究突破的想法和能力,也有相對完善的思路,但大部分的普通農戶都不具備他這個條件!

“你剛才說的第三個怎麼講?”劉萬鬆急迫的問道。

曹書傑考慮了片刻,才說道:“辛辛苦苦的種出水果來,還要麵臨著市場的多變性,最後很有可能賣不上價格,到那個時候,果農辛辛苦苦一年,最後才發現因為市場原因,不但不掙錢,甚至種出來的水果都運不出地頭去……”

廉學柱和劉萬鬆二人聽他說完後都沉默下來,他們的心情很沉重,心裡也很清楚曹書傑說的最後一點才是最致命的。

明明去年還是一兩塊錢、甚至兩三塊錢的收購價,今年因為市場因素,立馬變成幾毛錢,廣大種植農戶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誰能受得了這個打擊!

廉學柱問他:“小曹,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曹書傑搖頭,他很實誠:“我也沒有。”

市場是一個龐大的機械,是一條無形的鱷魚,他算哪條小雜魚,這是國家層麵的事情,他隻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廉學柱和劉萬鬆他們邊和曹書傑聊著,也各拿著一隻小桶進入果園去采摘獼猴桃。

真正把果子摘到手裡,湊到鼻子底下聞著香味,二人更加深有體會。

劉萬鬆深吸一口氣,不無感慨的說道:“老廉,你知道吧,這是我小時候吃水果的味道,真香。”

快到中午時,他們去曹書傑家裡吃的煮全羊。

一大鍋全羊肉在沸騰的湯鍋裡翻滾著,香味撲麵而來。

旁邊還有一小盆水靈靈的香菜,切碎的蔥花,鹽、胡椒麵、辣椒,孜然、五香麵等各種調味料。

最美味的食物往往有著最簡單的食物。

廉學柱到底也沒忘記拉著曹建國喝一杯。

把他們送走後,曹書傑又回到山上。

程曉琳看到他時,還問他:“書傑,他們都走了吧?”

“走了,怎麼樣,他們摘了多少?給錢了嗎?”曹書傑這般問道。

相比較虛無縹緲的承諾,他更看重這些實在的東西。

誰知道那些所謂的政策什麼時候能下來?

程曉琳說他:“你可真有意思,那個姓徐的走的時候就給錢了。”

“他們一共摘了多少?”曹書傑蠻好奇的。

程曉琳給他看賬本,說道:“他們摘的可真不少,一共411斤,再加上那隻羊,我一共收了13000塊錢,零頭沒要。”

“行,都是成本價。”曹書傑這樣說的。

程曉琳都懶得搭理他,下午還有人陸續過來,他們繼續忙著。

到了下午五點多,實在沒人過來了,曹書傑他們兩口子開始算賬,除了廉學柱他們之外,另外還賣出去1132斤,實現了開園以來,最大的一次突破。

這一天他們毛收入43204塊錢。

看到這個數目時,曹建國就在感慨他真的老了。

兒子這一天賣的都趕得上他之前一季一半的毛收入了。

曹建國心裡有種廉頗老矣的感慨。

可一想到這是他兒子完成的結果,心裡頭又高興,也很驕傲!

後續兩周時間,每天都有一些零散的客人過來采摘獼猴桃,曹書傑的果園也在小範圍內傳開了。

除了廉學柱他們過來團建之外,就連鎮上的農商行也過來搞團建了。

那一刻,曹書傑豪情大發,覺得前景廣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