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身邊竟然有大牛(求訂閱、求月票)6000字 30/138(2 / 2)

“這就對了。”曹書旭說道:“我還拿回來一箱好酒,咱們晚上喝點。”

“旭哥,今天晚上真不能喝,我們還得回去吃年夜飯,趕明兒咱們一塊聚聚也行啊。”曹書傑說道。

“對,旭哥,你要是有空的話,咱們明天再一塊喝點。”曹書侖也跟著說道。

瞧他們都這麼說,曹書旭這才不要求了。

幾個人喝著茶水,嗑著瓜子聊天,曹書旭也聊起了他現在的工作。

讓曹書傑沒想到的是,這位其貌不揚的大哥竟然默不作聲的進入騰訊上班。

很明顯,曹書揚他們也都不知道這個事,曹飛還很驚訝的問道:“旭哥,你是說你在QQ?”

“我們都是同一個集團旗下的,不過負責的東西不一樣,我主要是負責QQ郵箱的。”曹書旭笑著說道。

很顯然,曹書揚、曹書侖、曹飛他們都聽不懂這些。

就連曹振也聽得一知半解。

萌萌更是聽天書,她隻管吃糖。

反觀曹書傑皺著眉頭,好像在思考什麼事情。

曹書旭看到他這個樣子,還問他:“書傑,怎麼了?”

“旭哥,沒事,我就是想到一個名字,但又記不太清楚了。”曹書傑這樣說道。

“什麼名字?”曹書旭挺好奇的。

隨後就聽曹書傑說:“張曉龍,是你們QQ郵箱的老大吧?”

“沒錯,書傑,你怎麼會知道我們老大的。”曹書旭好奇。

同行業內知道張曉龍的人不少,可是曹書旭沒想到遠在幾千裡之外的曹家莊竟然也會有人知道他們老大的名字。

這讓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曹書傑搖頭,笑著說道:“旭哥,我也是之前在京城上班的時候,聽人說起過。”

“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你之前還在京城上過幾年班。”曹書旭笑笑,他隨後又說道:“不過我們張老大這兩年的主要精力不在郵箱這一塊,他去負責微信了。”

“微信?”這個詞又觸及了幾個人的知識盲區。

曹飛、曹振、曹書侖、曹書揚他們都一臉好奇的看著曹書旭,想等著他解惑。

可讓曹書旭感覺到很好奇的是,曹書傑好像對‘微信’並不奇怪,他臉上始終掛著一副不太在意的表情。

“書傑,你知道微信?”曹書旭下意識的問道。

接著就看到曹書傑點頭:“這個我知道一點,但不詳細,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去年剛推出來的吧?”

曹書旭衝他伸出大拇指點讚:“書傑,你了解的還不少。”

微信現在並不火,知道的人也不多,一年過去了,它背靠QQ這個龐大的數據庫,也隻產生了不足5000萬的累計下載量,而這些數據裡邊還有很多下載了再刪除,刪除後再下載的重複計算用戶。

真正使用它日常交流的人更少。

曹書旭就是內部人,他以前的老大還是張曉龍這等大牛,對微信的了解更多一些。

他說:“去年年初剛推出來的,但市場效果並不是很好。”

“慢慢來唄,你們背靠QQ,有那麼大的QQ用戶群,都是一個池子裡的水,想辦法挪過來,我感覺問題不大。”曹書傑這麼說的。

曹書旭聽他說完後,琢磨著他的這個說法,忽然覺得挺形象的。

以至於他更好奇曹書傑以前的經曆,就問他:“書傑,你以前在京城是乾什麼工作的?也是互聯網嗎?和網絡社交有關係的?”

“沒有,我就是做農業種植與研究的,要是搞互聯網的話,我還會回來嗎,早就去深城投奔旭哥你了。”曹書傑這樣說道。

聽到他這麼說,曹書旭指著他哈哈大笑起來:“書傑,你這張嘴能把死人說活,可真是沒誰了。”

但曹書揚他們幾個人越聽越迷茫,後來乾脆拿出手機來查。

曹書旭挺好奇曹書傑是怎麼想的,竟然在老家承包土地種植果園,搞養殖。

像他這種從一個大行業的研究型人才跨越到另外一個大行業,單純這份勇氣和魄力就不是一般人所擁有的。

“旭哥,不瞞你,我就是在外邊混不下去了,隻能回老家混口飯吃。”曹書傑這麼說的。

但沒人信,包括曹振他們幾個人也都不相信。

曹書揚還鄙視他:“書傑,沒有外人,你不用找這借口。”

“我找個毛線的借口,我說真話你們又不信。”曹書傑也很無奈。

有時候他說的都是真話,可其他人聽完後都覺得是無稽之談。

停頓了片刻後,他接著說道:“你們不知道,我在京城上班的時候,主要是搞研究,那時候碰上研究課題,或者遇到難題了,我就沒白沒黑的乾,我曾經連續一個多月每天隻睡覺3個多小時,有時候就在公司裡打地鋪,稍微睡一會兒就起來接著乾,你們能不能想體會到那種感覺?”

幾個人都想象不出來,他們也是頭一次聽曹書傑說起這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可曹書旭聽他說完後,忍不住發出感慨:“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這麼說書傑兄弟你之前和我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啊!”

“哎呦,我倒是忘了你們這些搞IT的,都是拚命三郎,我那點經曆和你們一比,小巫見大巫。”曹書傑說道。

在曹振他們疑惑的目光中,曹書傑又說道:“旭哥,我在京城就恰好認識了一個搞IT的,那廝就經常性的忙到半夜兩三點,比我還拚。”

“我是受不了那種感覺,想著多活上幾年,就跑回來了。”曹書傑第1次說出實話。

但曹振他們沒有那種體會,對曹書傑說的話半信半疑。

可曹書旭第一時間就相信了曹書傑所說的話,聽到曹書傑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回來的,曹書旭歎了口氣,他說:“書傑,我現在也和你的情況差不多。”

“人過30以後,思維運轉起來就慢了,尤其是這兩年,我越來越感覺精力大不如前,熬夜都拚不過那些剛進公司的年輕人,我也在琢磨著下一步乾點什麼。”曹書旭搖頭說道。

曹正河是第1次聽他孫子說起這些事兒,他很吃驚:“書旭,你不想在深城那邊乾了呀?”

曹書旭張張嘴,突然發現沒辦法給他爺爺準確的表達出他的想法,隻得說道:“爺爺,下一步我想找個更好的,更輕鬆的工作。”

“我就說嘛,旭旭你是最有本事的。”曹正河又開心的笑了,不經意間露出嘴裡不全的牙齒。

但旁邊的曹真和曹書揚他們聽明白了,以前一年能掙幾十萬的偶像曹書旭也有點撐不住,想從現在的崗位上退走。

他們確實想象不出來曹旭麵臨著什麼樣的境況,但曹書傑的體會好像更深一些。

這個時候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對曹書傑在京城那幾年的情況並不了解。

“書傑,你回來承包山地種果園怎麼樣啊?”曹書旭很感興趣的問道。

“還有那個養殖,你覺得前景如何?”

這個問題把曹書傑給問住了,他說:“旭哥,實話實說,不管是種果園還是搞養殖,這兩個活都不好乾。”

“彆的不提,我現在承包的那兩塊地,30年,光承包費就100萬,我後續投進去的基礎投資不低於100萬,還有其他的投入,綜合算下來更高。”曹書傑這般說道。

“好家夥,書傑你在京城沒少掙錢呀。”曹書旭很驚訝。

可曹書傑跟著就說:“旭哥,你想多了,我現在光銀行貸款就300多萬,我還愁著三年後怎麼還呢。”

“……”曹書旭都不想接話。

曹書揚他們更不想接話。

一想到300多萬的貸款,這個數字就能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曹書旭說道:“我有個朋友是深城那邊的,想帶我一塊兒去做數據線生意,投入也不低,我一直在猶豫。”

“數據線?”曹書傑搖頭,這對他來說是個很陌生的領域,他也不打算外行充當內行,免得把彆人帶入歧途。

曹書揚他們就更不懂了。

“哎,現在是越來越不好乾了。”曹書旭說道。

隨著這番交流和溝通,曹書旭以前在曹振他們幾個人腦海裡那種高大上的形象頓時蕩然無存。

也讓他們知道,他們曾經很崇拜的曹書旭,原來也是個普通人,隻不過他掙的錢稍微多一點罷了。

聊著聊著,他們展開的話題越來越多,已經不再局限於IT,或者種果園、養殖這些行當,包括曹書揚,曹書侖,曹飛、曹振他們也都加入進來。

曹書旭還提到了一個東西,他說:“我前段時間發現了一個挺有趣兒的東西,不過那玩意兒有點邪門,我研究了半個月也沒看明白。”

就連曹書旭都很感興趣的東西,直接把曹書侖和曹書揚他們幾個人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一個個很想知道答案。

隨後就聽曹書旭說道:“比特幣,你們聽說過嗎?”

在他想來,比特幣這個東西更偏門,他們幾個人應該不知道吧。

可誰知道曹振這一回立馬說道:“這個這個東西我看過新聞,不過我也沒搞懂它是乾什麼的?”

其他人都紛紛搖頭,他們還真是沒刻意去了解過在,這和他想的不太一樣啊。

曹書旭也很驚訝,沒想到這幾個兄弟還真有人聽過比特幣這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