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自然是沒有身孕的,至於與工匠過從甚密什麼的更是無稽之談。但是流言之所以可怕就是它的不理智性,不是僅憑太醫院的幾句話就能讓人信服。太醫替康熙澄清的幾句話淹沒在巨大的流言裡,隻是徒然給流言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
最後康熙轉查流言流出的方向,查來查去竟然指向了慈寧宮。
康熙心裡清楚,這事可能是任何人主導的,就是不可能是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做的。既然查出流言的方向是慈寧宮,雖然這事與太皇太後無關,但卻極可能是她宮裡伺候的宮人們的問題。至於究竟這人是被有心人當槍使了,還是懷有異心就得再暗中細查了。
不過如此一來,康熙就更窩火了,因為雖然這也算是太皇太後禦下無方造成的,但對方畢竟是養育自己長大的祖母,他自然不能降罪,最後也隻能一封旨意發過去,隱晦地埋怨了太皇太後幾句。緊接著又奪了暫掌宮務的德妃和榮妃的權力,以玩忽職守之名禁了兩位的足——這個流言都傳的滿紫禁城都知道了,這兩位暫理宮務的自然難逃這樣的罪名,再說了,朕罰不了朕的皇祖母,難不成連個妃子都動不了了?
——所以康渣渣這也是赤果果的遷怒啊遷怒,其他書友正在看:!
此時胤褆正在康熙的帳內由著隨行的太醫換藥,剛擬好旨意的康熙一轉眼恰好看到胤褆肩膀巨大的傷口,心思一轉,乾脆補了一筆,給了一直稱病不管事的惠妃一個恩典——暫掌鳳印,全理宮務。
旨意一下,宮裡的氛圍頓時變得奇怪起來。
全理宮務,這可是皇貴妃或者皇後的職責!雖然如今後妃裡地位最高、地位次高和最受寵的佟皇貴妃、鈕祜祿貴妃和宜妃正隨行伴駕不在宮內,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講都是後宮位分較高的幾位後妃共同理事,相互製衡,斷然沒有一妃全理宮務的先例!就算榮德二妃被禁足而剝奪了權力,但至少也該指派兩三個嬪協助惠妃啊,皇上不是最會玩這招了麼?況且,權力這種東西,下放容易,要收回可就困難了,難保佟皇貴妃和鈕祜祿貴妃回來後這後宮就要大變樣了。
於是在接到旨意的當天,整個後宮安靜了一宿——各宮主位都在心裡算計了一宿。有的想著如何在皇貴妃和貴妃回來後煽風點火一番,讓這兩位跟惠妃掐一掐,她們也好趁機謀取點福利,說不準還能小贏一把;而有的則在尋思如何給惠妃使點小絆子,全理宮務畢竟不是小事,總會有疏忽,到時她們也許可以抓點錯處,要是能把這四妃之一的惠妃拉下妃位也是好事一樁,當然,自己能踩著對方上位更是極好的。
隻不過這一宿的算計全是無用功。因為惠妃的做法實在是出人意料,他迅速地上疏表示自己身體不好,建議宮務由公主們負責,後宮諸妃從旁協助——畢竟一則欒輝懶得搭理這些個破事,二個等佟皇貴妃等人回來,這宮務必然還要還回去,勞心勞力指不定為他人做了嫁衣。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他對於後宮這點權力很是不屑,可這權力攥在自己人手裡還是好處多多的。
這對沒有女兒的後宮諸妃自然是個不怎麼好的消息,可能跟康熙說得上話的宮妃實在不多,而欒輝整日裝病倒也真有幾□體不好的樣子,有了二公主的榮妃有意保持沉默了,懷著身孕的德妃又沒有精力鬨騰,太皇太後被康熙的一番埋怨弄得心灰意懶,皇太後本就是不理事的,自是沒人反對。雖然跟在皇上身邊的三位皇妃有心反對,怎奈康熙卻似鐵了心,認為公主掌事極為有利。
事實上,惠妃在奏折上隱晦地提點了幾句關於公主們日後出嫁的問題。清朝的公主們自然大多都要嫁去蒙古的,雖然康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認為女子就該養於深閨,不問政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畢竟也是個父親,他也不想公主們什麼都不懂,在蒙古受人欺侮,當然了,倘若公主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額駙更趨向大清那就更好了。況且約可沁如今十二歲了,已經是大姑娘了,是該學著掌事。
於是,在各方作用下,宮務順利傳遞到了公主一代。大公主約可沁在後宮諸妃的指導下倒也把宮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榮妃的二公主布耶楚克和布貴人的三公主齊布琛雖然年幼,隻是從旁協助,倒也做得有模有樣,就連老祖宗都忍不住誇獎說有自己當年的風範。畢竟公主們隻要還留在紫禁城裡就姓愛新覺羅,所以竟是比宮妃管事更加有利於皇帝,最後竟成了不成文的規矩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雖然因為京城的流言讓康熙老大不愉快,但東行還是得照常進行下去——沒辦法,這次東巡搞得聲勢浩大隨行官員眾多,也不能說停就停。
胤褆的傷勢雖然看起來嚴重,但其實全是皮肉傷,並未傷到筋骨,不過失血過多。加之胤褆從小摔打到大,身子格外壯實,休養了幾日,便也不礙事了——至少坐著馬車前行倒是沒什麼影響。
幾日後,東巡大軍到了沈陽承德縣尼雅滿山崗(啟運山)下。
康熙按照慣例,先後挑了日子祭拜了永陵、福陵、昭陵。祭拜完後已經是三月初九了。又逗留了兩日,就接到了俄羅斯再次北下的消息。
消息傳來的時候,康熙正帶著胤礽胤褆在附近的牧場裡狩獵。聽到消息後,康熙並沒有什麼表示,神色如常地指揮隨行人員該做什麼做什麼,隻不過跟在康熙身旁的兄弟倆卻是明顯感覺到康熙壓抑的怒火,好看的:。
在沈陽待了幾日,東巡的大軍乘船順著大江前往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