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劉備親赴江東!要將劉武的身份公之於天下!
隆隆~
大江北岸,
西陵城門被緩緩推開……
噠噠噠!~
成隊的騎兵從西陵城內湧出,似激流傾瀉,往遠方延伸。
約有五百餘輕騎,簇擁著一輛馬車,往北方而去。
車簾被微微掀開,露出孫尚香清麗如出水芙蓉般的麵頰,回頭望了西陵城一眼,而後又將簾子扯下。
“自被你劫了,就一直沒出過西陵城。”
“如今突然離去,竟有些不適應了。”孫尚香靠在劉武肩頭,怯怯私語。
一直以來她都在江東的深宅內憋著,第一次出遠門的時候,她那時候滿懷憧憬的要去嫁給劉皇叔。
然後就被劉武給劫了。
在西陵城中,孫尚香可以說是見證了血與火,生與死,她已不再是以往那個驕蠻的小郡主了。
如今出西陵,
卻是去迎天子賜婚的聖旨!
短短數月,越已經是物是人非,換了人間一般。
馬車內,劉武的聲音淡淡響起:“待我吞並荊南四郡,便帶你入許昌,去見天子。”
“嗯……”孫尚香睫毛微動,輕應了一聲,細若蚊蠅。
她萬萬想不到,劉武居然用來給他們這妝婚事背書的人,居然是天子。
有天子賜婚,那劉備的不承認,不認可,還重要嗎?
在這個禮法的時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雖然說劉協不過傀儡,可他卻是天下人所公認!實實在在的大漢天子!
現在已經不是劉備不給劉武顏麵,而是劉協不給劉備顏麵……
天子賜婚的詔書被公布的那一日,天知道劉玄德會被氣成什麼樣子!
西陵城頭上,
望著遠去的騎兵隊列,陸遜神色凝重:“主公此去襄陽,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那曹孟德畢竟奸詐之輩。”
晨風刮動龐士元的衣襟,他端起酒葫蘆,輕抿一口,而後道:“無妨,曹孟德確是奸詐之輩,可咱們主公就是大善人了?”
話機至此,
陸遜忍不住搖頭苦笑。
自家主公的手段,他是最清楚不過了。
“拿到天子賜婚的詔書,主公與郡主的事,嘖嘖……”陸伯言笑了。
龐統晃著酒葫蘆,也是開懷不已:“有眼無珠的劉玄德,天子詔書下來,看你還有何顏麵苟活於世?!”
“江東郡主,我徒兒劫了也就劫了,伱又能如何?!”
……
……
公安城外,
大江浩蕩,
此時有數十艘樓船順流而下,快速往大江下遊方向而去。
一杆劉字大旗高舉!
隨行士卒近千,皆是精銳親兵。
船隊中最大的一艘樓船,有一人立於甲板之上,神色憂慮,眉眼間的鬱悶是無論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他長著一雙大耳朵,雙臂過膝,雖算不得高大威武,卻給人以老實忠厚的感覺。
隻是眉宇之間,倒是與如今新晉的一方諸侯劉武,劉子烈有幾分相似。
大漢皇叔劉玄德,
此刻他心裡苦啊!
自從劉武雪夜離開後,糟心事就一件連著一件,幾乎沒有好時候。
打擊一波接著一波……
送往公安城的請帖有給雲長的,有給翼德的,甚至諸葛軍師都有,可卻獨獨沒有他劉玄德的。
此中意思,當時眾人沒有明說,劉玄德也難以啟齒!
可這卻是自劉武出走公安後,給劉玄德最心頭最狠的一次打擊!
給張飛送帖子,
說明劉武直到如今,都仍舊是認這個三叔的。
給關羽送帖子,
說明劉武直到如今,仍舊是認這個二叔的!
給孔明送帖子,那是劉武仍舊認這個先生,認當年臥龍崗跪了三日三夜的情分!
可卻獨獨沒有給他這個親爹劉備,劉玄德送帖子!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劉武已經不認他這個爹了!!
以往的憤恨,以往的所有理所應當,都是建立在劉武他兒子的基礎上,可現在劉武已經徹底不認他了。
很多時候,不失去,永遠不知道有多珍貴。
望著江流不息的水潮,兩岸過儘千帆景,劉玄德此刻極儘一切去回想,他記得當年古桑樹下劉武剛誕生時,他就沒有什麼欣喜。
因為家道中落,多一口吃飯的嘴,便要多一分艱辛。
他想起來了,劉武剛誕生,家裡就已經揭不開鍋了。
或許是賭未來,
也或許是對此生勞碌的不甘,他孤注一擲去了盧植那裡求學!
他帶走了家裡僅有的一點積蓄,
走的時候,劉武尚且還不會說話……
他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孺子能活下來,以至於多年求學歸來後,在古桑樹下見到劉武的時候,大為驚奇。
劉備回來了,
家裡添了一口人,
所以劉武的母親死了。
一個女子整日辛勞,去養這對父子,卻食不裹腹,怎麼可能活得下去?
那一日劉玄德終於放下了所有的體麵,弓相下身來,問劉武:“阿武,草鞋是誰教你編的?”
蹲在地上編草鞋,準備去換糧食的孩童回答:“娘教的。”
“她說草鞋雖不比給人洗衣物掙錢,可好歹能有點……”
正值壯年的劉備:“阿武,教教為父吧。”
孩童時期的劉武轉過頭,滿是不可思議:“父親在說什麼?!”
江麵上,
風大,
此刻,劉玄德眼眶已經濕潤,
豆大的淚珠往下滾,
劉皇叔寬厚的嘴唇,開始哆嗦:“阿武,阿武啊……”
“這草鞋是如何編的……”
“就教教為父吧……”
往後,
那個孩童就跟著他去賣草鞋,
很長一段時間,
那個孩童吃也不好,喝也喝不好,
風吹日曬,
饑腸轆轆,
有時乞討一些吃食,也會給他劉玄德留一半……
直到有一日,
那個孩童對他說:父親,那二人有英雄氣,並非庸徒!
遇到到張翼德和關雲長!!
張飛家中富裕,
劉關張三結義的那天,那個孩童第一次吃的那麼飽……
也就在此時,
噠噠~
身後甲板上傳來腳步聲。
劉玄德趕忙擦掉淚珠,回頭一看是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