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打從前幾年開始,梅林就在尤瑟王的授意下,開始宣傳命定之王的輿論,為之後石中劍選王造勢,尤瑟王還屢次說什麼自己沒有兒子,任何凱爾特人,隻要符合條件,都有成為王者的資格。
但這話也就糊弄一下蠢貨罷了,摩根就根本不信,也從未想過自己去拔劍自取其辱,高文二人自然也明白阿爾托莉雅必將會成為王。
否則,又何必讓不列顛的聖人,凱拉爾親自輔佐呢?
能配得上凱拉爾這般人輔佐的人,從來都隻有最高的王。
高文和阿格規文兩人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並且在尤瑟王越來越黑的臉色之下,單膝跪地,宣布向未來的王阿爾托莉雅效忠。
至於是真效忠還是假效忠,不管尤瑟王清楚,就連阿爾托莉雅心裡也有數。
不過真正的雄主,最強的能力便是會用人。
阿爾托莉雅隻是看了一眼凱拉爾,一切自不在言中,兩人之間早已有了無言的默契。
她知道,這不是凱拉爾的考驗與遊曆了,而是她真的開始切實的觸摸不列顛的最高權柄。
以君王的視角去看待一切。
君王有很多種,把一切都交給賢臣代理國家,的確也可以成為霸主,但既然阿爾托莉雅想要成為大帝,那麼識人之能必不可少,獨斷之才也必不可少。
齊桓公春秋首霸,最巔峰時甚至可以左右周天子人選,但管仲死後,立馬暴露了本質,聽信奸臣之言,把強盛的齊國帶向了內亂。
用人以優,能夠讓一個人把自己的才能完全發揮出來,隻能說是在平均線上,如劉禪。
用人以庸,能夠看出一個平庸的人深藏的根性,並給予其平台發揮自己的潛力,則說明是一個懂得識人、用人的明君,如劉徹。
而用人以缺,則是能夠把一個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對自己有害處、有敵意、想要反叛的人用對地方,化劣為優,則是不世出的聖君,如劉邦。
對於一個‘大帝’而言,沒有什麼人是不可以使用的,不會用隻是你的能力問題。
故而阿爾托莉雅在稍稍接觸高文與阿格規文之後,就為兩人定下了職責。
阿格規文有著冷硬如鐵、不講人情的特點,便由他代替刑名幕僚,去執行楓葉嶺的律法。
而高文輕佻傲慢,不磨磨他的性子就沒辦法直接使用,阿爾托莉雅便打發他去執行‘鑄劍為犁’工程,並且由書啟幕僚調度人手,錢穀幕僚計算支出,刑名幕僚,也就是阿格規文監管得失。
每個人互相製衡,除非他們四個人聯手造反,否則任何一個人想要做點什麼,都會接受來自四方的掣肘與製衡。
高文若是撂挑子,會連累阿格規文,而阿格規文這樣的性子,也不會包庇高文。
凱拉爾並沒有為阿爾托莉雅支招,他始終在一旁旁觀,心中讚道:“莉莉,用人之道、製衡之術,你已儘得精髓啊。”
鑄劍為犁,是前幾年凱拉爾降伏數萬昂撒人,並將武器打掃出來之後,所製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