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不遠處有一群人在練功,他們雙手高舉,轉來轉去,偶爾之間,站立馬步,掌如推山,吐氣如雷,練習的是傳統功夫之中的八卦掌功夫。
其中一個年輕男子,身似遊龍,掌如霹靂,倒也有很深的功夫。
蘇劫知道,在b市傳統武術非常興盛,先不說大大小小的一些武館,更多的是在各大公園裡麵帶徒弟的老師傅。
傳統武術之中最多的就是公園派,起碼占據了百分之九十的規模。
因為在民間,一大批的武術愛好者,不可能有固定場地,隻能夠在每天空餘時間,到公園裡麵搶一塊地盤,就和那些廣場舞的大媽老頭一樣。
這就造成了大批的傳統武術愛好者水平極其有限,都是水貨,說起理論來一套一套,動起手來就成豆腐渣。
不過,少數的公園派還是有很強的實戰能力,尤其是b市一些公園老拳師,秉承了古老的拳法,少壯時候那個年代經常鬥毆,有豐富街鬥經驗,結合起來武術,那對付非職業選手很容易。
蘇劫倒是知道傳統武術的曆史,b市畢竟是首都,在很早之前,無數的武術名家都來到這裡教學,開枝散葉,就拿太極拳來說,先是楊露禪來到這裡出名,後來陳發科又在這裡揚名。八卦掌的董海川更不用說。
到了八十年代,很多拳法名家都直接給領導人教授拳法,地位更是提升得很快。
而且,那個時候一些傳統功夫因為軍隊比武大練兵的緣故,也引入了其中。改進研究,就造成了殺傷力巨大的招式,最為著名的就是“黑龍十八手”,因為太過毒辣,傷殘比較高,甚至在部位都禁止練習了。
蘇劫對老拳師現在也很感興趣,因為能夠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傳統武術那個年代的氣息。
傳統武術在動作上固然不如現代格鬥符合運動學的原理,但蘇劫到達了現在這種境界,已經不看運動學原理了。說實在的,他對於運動學的研究,十個這方麵的專家博士都不如,他已經是世界頂尖水平。
他現在最看中的反而是心靈上的觸動。
雖然他最初是學習傳統武術心意把“鋤钁頭”,但他和傳統武術界的武林接觸得真不是很多,就接觸了一個老陳,還有和楊術推了一次手,對於傳統武術界有什麼人物,他一概不清楚。
明倫武校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屬於傳統武術了,全部都是新的東西,甚至比起現代格鬥還要全新。
在這個公園大道旁邊的樹林子裡麵,這群人在練習八卦掌,現在演練的是一個年輕人,很小,大約是十六七歲,就和蘇劫剛剛進入明倫武校的時候差不多。
而指點這個年輕人的是個老拳師,仙風道骨,穿著對襟大褂,胡子很長,梳理得絲毫不亂,還提著個大茶壺,活脫脫的就是那種功夫大師的味道,任何一看他的打扮,都會覺得這個老拳師“有料”。
另外一群人,都是在三十五歲以上,五十多歲的也有,看來都是這老拳師的徒弟。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愛好者,精氣神散亂,隻學會了形,未得其神,連功力也沒有,更彆說是參悟了武學的“根”。
倒是這個老拳師,根基深厚,隨意站立,任何動作,整個中軸線都好像是有一根巨型彈簧在支持著,隨時都可以彈起到達四麵八方。
蘇劫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把自己的“根”能夠練得成巨型彈簧,這代表了極其強橫的伸縮能力和彈性,在和人動手起來非常恐怖,身軀一動,就可以發揮出來極強的速度和打擊能力。
八卦掌以擰裹為主,把全身的經絡肌肉都凝成一股繩,逐漸就變成鋼鐵,然後化為彈簧,獨特的訓練之下,擁有極快的速度和穿透力。
“厲害,真是厲害...”
就在那個十五歲左右的年輕人演練完畢之後,這些徒弟都在點頭讚歎,甚至有的還鼓掌起來。
“小師弟才學了三天時間,就已經把師傅你的這套八卦掌功完全學會,而且還打出來了彈簧勁,整個背部和脊椎,都有了伸縮展放的力量,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如此天才人物。”
“的確就三天時間,他在來的時候,我們看到的,的確不會一點八卦掌的功夫。”
“這天賦簡直無法想象。”
這些人議論紛紛。
“才三天時間?”蘇劫倒也是一驚,八卦掌號稱三大內家拳之一,招式複雜,手法多變,尤其是身份轉換之間,腳步走出來八卦之相,比起太極拳要複雜得多。
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而練習八卦掌的人越來越少。
蘇劫看這個少年在演練之間,腳踏八卦方位,乾坤坎離兌震艮巽相互變化,八卦組合,變化無窮。這倒是和九宮大禹雷部正法的步子極其相似,都是傳承古老的道家祈禱祭天步。
八卦掌最重要的就是步法之中的意境,肢體動作倒是次要。
這少年走八卦步的時候,走出來了卦象變化,道家衝虛逍遙的味道來。用雙腳來示範天地變化。
這簡直是宗師氣度了。
三天就可以練到這種境界?蘇劫都無法想象世界上居然有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