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伎們開始彈奏今晚表演原本的曲子,清越悠揚的琴聲從樂伎指下傾斜而出,伴隨著琴聲,眾人仿佛身處初春的田野,瞥見潺潺溪流,悠悠鳥鳴,一幅萬物複蘇的景象在眾人麵前拉來。
站在台上的曲慕兒一聽這樣的曲子頓時來了靈感,她身著一襲青色舞衣,頭戴一株紅花,在花鼓燈舞中本就是十分嬌俏的蘭花打扮,於是她順勢進入這幅畫卷化身成活潑的女孩行走在淮河邊。
花鼓燈舞由三地分為三種不同的風格,它們分彆是鳳台、潁上、懷遠,而曲慕兒表演的風格就是屬於潁上這一派。
她在舞台上踱著步子,將手絹與花扇一同揚起看向舞台另一側,像是真的望見什麼新奇玩意引得賓客也不禁側目。
隨後她又輕移蓮步退回到舞台中心,充滿少女情懷地時而抬腕低眉,時而輕舒雲手,手中花扇合攏握起,似筆走遊龍繪丹青,玉袖生風,典雅矯健。
待到琴聲邁入高潮階段時,曲慕兒以左足為中心點,輕舒長袖,身軀隨之旋轉,愈轉愈快,好似隨著陣陣琴聲翩然飛起。
賓客們從一開始的完全不買賬到後來被曲慕兒帶著進入那充滿春意盎然的田野間完全如癡如醉,恍若亦身臨其境。
接著,曲慕兒揮動手中花扇妙筆如思弦,開、合、甩、轉、曲、圓、擰,流水行雲若龍飛若鳳舞,配合上一同連軸轉作為點綴的手絹實在是妙絕。
在座的賓客無一不倒吸一口氣,為曲慕兒絕美絕倫的表演感到驚豔。
待到琴聲奏入尾聲,曲慕兒又開始在舞台邊緣揚著扇子一陣輕快的小跑起來,仿佛少女無憂無慮地奔跑在河邊,她向往著希望與未來,腳踩繡花鞋亦代表著少女美好的情緒。
過了今天,她將會用自己的努力和擔當追求美好明天,這就是這一舞所要表達的。
曲慕兒想到這兒不禁覺得舞蹈不愧是一種藝術,這支舞要表達的內容竟和她當下心境完美結合,從這一舞後,她確實會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和妹妹創造美好的明天。
琴聲漸停,曲慕兒一舞終結束,台下的賓客們似乎還沒有從震驚的狀態當中走出來,以往他們在舞坊看到的舞多為舞女以揮舞綢帶為主,看的久了無非也就那些招式。
現如今曲慕兒這一舞完美利用花扇與手絹表演出少女在春間田野靈動活潑的模樣,這讓他們也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樣子,不由得感慨頗深。
曲慕兒看台下的賓客們沉醉的神態心中不由得感到開心,因為在現代,由於非遺傳統文化瀕臨失傳,可以展示技藝的地方也大大減少,年輕人很少感興趣,中老年人由於身體緣故很難來現場看舞蹈表演。
於是她作為花鼓燈傳承人平日裡最多的事並不是跳花鼓燈舞,而是為來來往往的遊客們做一個結合現代的花鼓燈非遺文化介紹演講,但實際上這樣的演講形式真正聽的人也隻有一小部分。
她一直都堅持展示舞蹈讓人們更能感興趣,覺得說的再多還不如看一場來的實在,可拗不過現實的殘酷。
好在現在她穿越到這兒有了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她是真的從心裡感到高興,因此她停留在了舞台上多說了幾句。
“大家知道我剛剛跳的舞是什麼舞嗎?”她向台下的賓客發問。
未料台下立即接上一個男聲:“慕兒姑娘給我們講講吧!”
曲慕兒循聲扭頭去看,發現聲源正是一開始準備要走的中年賓客,他此時臉上再無輕蔑之意,而是慢慢的敬意,於是他十分誠懇的發聲。
“這是花鼓燈舞,是我觀察了許多市井百姓風貌結合起來的舞,它具有很強的民俗性和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