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疾等人,此時是完全傻逼了。
一個個低垂著腦袋,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此時,他們心裡那是有一萬群草尼馬奔騰而過……
誰會想到,事情會是這樣子的啊?
開局妥妥的官商勾結,最後的結果竟然有這樣大的一個反轉。
商人不為了賺錢,居然想著體現自我價值……
換你,你能想到嗎?
說實話,馮去疾等人,哪怕眼前的事實結果就擺在了眼前,他們都還是想不明白,這些商人為何會願意如此做。
雖然這些工程,還尚有利潤可圖,但是……
他們難道不知道國庫空虛,就不擔心承接這些工程項目,最後國庫無法兌現錢糧,而導致傾家蕩產嗎?
他們難道不知道大江流域都有人在造反嗎?就真的不擔心亂象蔓延開來,今年無法征收到賦稅嗎?
當然,更加想不通的是,李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信心,一開始就認為工程招標可行?
特彆是他將工程的招標價格定的那麼的高,他為什麼就一定相信商人們會相互竟價呢?他難道就一點也不擔心,虧空國庫的風險嗎?
…………
所有人都一臉的迷茫,這些事情,他們完全就覺得非常的無法理解。
當然,這也不怪他們會無法理解,其實李陽叫李斯將招標價定這麼高的時候,李斯也嚇得不輕。
後來經過半天的口舌,這才讓李斯接受了他的想法。
招標,價格越高越好,越高,吸引到的商人越多,竟爭越為激烈。
對於李陽來說,愛國愛民,這隻是情懷,自私和利益才是千年恒古不變的主旋律。
十二萬富商,都被高額的利潤吸引到了投標會上,隻要工程還有利可圖,誰都不會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彆人吃那口肥肉,自己就算吃不上,也會讓對方儘量少賺點。
所以成交價,與定價無關,隻跟竟爭程度有關。
“怎麼,此時都變成啞巴了?”
嬴政嗤之以鼻的冷哼一聲,氣憤道:“爾等毫無證據,便對忠良賢臣妄加抨擊詆毀,朕決定,凡今日參奏李陽官商勾結者,罰俸一年,以用振災!”
一眾文武大臣,一臉死灰,一年俸祿啊,就這麼沒了……
此時,大家就像吃了蒼蠅似的,心裡也是十分無語的。
明明一開始,皇帝你自己也認為李陽虧空國庫,要不然怎麼會跑到發改署來親眼見證呢?
結果現在倒好,到頭來您居然把所有錯誤都怪在了大家的頭上……
這算不算是落井下石?拿人替罪?
一眾人麵麵相噓,沒有想到皇帝居然是這樣的人!
懲治完那群大臣,嬴政便回過頭來,望向了李陽,眼裡滿是欣賞之色。
這家夥可真是一個人才啊!
誰會想到,他用一個工程招標,輕而易舉的便解決了這次的饑荒問題啊?
而且他對大秦,更是赤膽忠心,就連巴家都受他的感化和號召,在毫無竟爭的情況下,自願以九十五萬金的低價,承包了秦陵工程,如此覺悟,皆是此人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