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前兩部電影都是純粹的商業片,所以第3部他準備拍一部劇情片,帶有藝術片的深度。他希望拍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所以他選擇了這部靈異第六感。
靈異第六感的影片基調就是詭異、幽深、讓人揮之不去並且不寒而栗。好萊塢向來對這種風格非常感冒。
前世他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是在劇場連續看了兩遍。其出乎意料的反轉式結局,讓他覺得智商被愚弄了,但再看一遍以後,心裡的感覺卻是大呼過癮。
再一次看後,發現了更多不起眼的細微之處,不由更加佩服導演的獨具匠心。
這部影片表麵上是一部驚悚片,但實際上是一部家庭親情片。它不僅有傳統恐怖懸疑片嚇人的畫麵和驚悚的配音,更擁有一個完整而吸引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有懸疑、有驚悚、有愛情也有溫情。從始至終都體現出電影藝術的細膩和精巧。故事意想不到的結尾是整部影片蕞精彩的瞬間。這部影片的演員比較少,但卻給演員的表演留下了非常廣闊的發揮空間。
重新看了一遍,主要就是對第一遍的細節進行分析。第一遍看劇情,第二遍看的就是深度了。
首先,電影開頭大約五六分鐘的樣子不知道在講什麼,很多人第一遍看這個電影都有這種感覺。
再說醫生和小男孩一塊進了教堂,醫生開口說話時,小男孩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躲開,這是因為他被鬼魂搭訕而害怕,而當醫生坐在小男孩前一排自言自語時,小男孩將他的玩具(不知道應該叫什麼,所以先叫它玩具)放在了椅子沿上,在後麵的劇情我們知道,小男孩自己建了一個小帳篷當躲避鬼魂的避風港,同時在這個帳篷裡放了很多從教堂拿走的玩具,而他將玩具放在醫生身後就暗示了醫生是個鬼魂。小男孩走時還說了一句話,我還會見到你吧?說實話,看第一遍的時候我並沒有注意到這句話有什麼不對的,可是知道醫生是鬼魂的情況下,小男孩說這句話就讓人不得不多想了——我還會見到你吧,鬼魂?你這個鬼魂還會來糾纏我吧?
教堂交流後醫生回家,坐到了妻子跟前,妻子拉了拉衣服,為什麼啊?因為她冷啊,為什麼冷呢,因為後麵有一段是小男孩對醫生說,鬼魂經過時周圍會變冷,所以此處是醫生為鬼魂的暗示。
再轉到媽媽起床做飯的那個片段,她給兒子找完領帶回到廚房時,發現廚房所有的櫃門都被拉開,而小男孩走時桌子上有一個慢慢消失的手印,之所以有手印結合常識我們知道在周圍空間很冷的情況下,長時間將手放在桌子上就會留下手印,同上,變冷的原因是有鬼魂,所以這就說明有鬼魂曾經來過並且是這個鬼魂將所有的櫃門都拉開而非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