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不覺呼吸開始急促,他仿佛已經意識到什麼,急忙往下看。
第一頁國內煉鋼背景和煉鋼技術簡要彙總,楊廠長看完後一臉的淡定,這些數據他都知道,也就不足為奇。
掀到第二頁,未來煉鋼技術和煉鋼爐改革的設想,楊廠長看完後手指有點微微顫抖。
當看到第三頁,他徹底震驚了。
氧氣頂底複吹轉爐煉鋼法的構思及設計圖。
竟然,和他想的一樣,這是一種新的煉鋼方法。
楊廠長突然激動的站起來,強忍著內心的激動。
激動歸激動,隻是有點可惜,可惜他看不懂!
李懷德、張懷誌、唐敬民三人看到楊廠長這般表現,十分納悶,老楊這是怎麼了?
“老張,你快過來看看。”
楊廠長是行政管理人員,對技術方麵了解的不深,他想讓張懷誌來看看這份計劃書的可行性。
“搞什麼呀老楊,都五十的人了怎麼還一驚一乍的,閃開,讓我看看。”
張懷誌接過計劃書,起初還十分淡定,看到標題後,立馬眉頭一皺。
他找了個地方坐下來,開始認真翻看。
“嘩啦”
“嘩啦”
張懷誌越看越激動,他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其他幾個人見此情景,也是大氣不敢喘,生怕驚擾到張懷誌。
十幾分鐘後,張懷誌鄭重的合上計劃書。
“天才般的設計方案,天才般的構想,這份新型煉鋼法,當稱之為國之重器,我甚至已經想象到了它一旦建成後帶來的影響。”
張懷誌大口喘著粗氣,顯然他已經難
以平複自己激動的內心了。
楊廠長看不出來,但是張懷誌看出來了,畢竟他是資深工程師。
這份計劃書雖然隻有六十多頁,但是卻詳細的寫出了新型煉鋼爐的設計圖、設計思路、建造程序、技術要點及後期保障等,最後麵甚至還標注出各項數據。
這哪裡是計劃表啊,改個名字叫建造流程表都不為過。
如果按照裡麵的思路和程序進行建造,不需要實驗測試,直接就能建造。
也正是如此,才讓張懷誌激動萬分。
這如果放在國外,絕對是最高級彆的保密文件之一。
這一份計劃表拿出來,對國內的鋼鐵產業甚至工業是一股巨大的衝擊。
李建勳看到這倆人此時激動的說不出話,開心的笑了,他當然知道這份計劃表所蘊含的強大能量。
中午在辦公室他還根據自己前世今生所學,把一些部分進行了微調,完美的避開了新型煉鋼法的缺點。
現在不敢說是完美,但是至少從李建勳這種專業技術的角度來看,找不到缺點。
現在已經真的可以說是,煉製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質量更好。
而且,建造成本低,能耗低,還環保。
這是國內煉鋼史上的一次最大革新,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