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眾人驚訝,李建勳一戰成名(2 / 2)

“這就是機械工業的魅力嗎?”

一次是這樣,十次還是這樣。

這是巧合嗎?

當然不是,這是實力!

空閒之餘,王恒堅一些還在探索中沒得到答案的問題,都開始問李建勳了。

李建勳當然也是知無不言,王恒堅問的這些問題在後世都被攻克了,對他來說沒有絲毫的難度。

其他工程師看到王恒堅這種泰山北鬥級的人物都向李建勳請教問題,更是對李建勳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對全體工程師來說,他們從未見過李建勳這種經驗如此“豐富”的人,也從未經曆過這種所謂的“研發”。

這些工程師以往搞研發都是,遇到問題開會研究攻克,然後再繼續研發。

又遇到問題了,又開會研究攻克。

有時候,一個難點要一個月才能解決。

解決完了以後,還得看後麵改動的操作和前麵這個解決方案能不能匹配起來。

李建勳這倒好。

這哪裡是“研發”呀?

給他們的感覺就好像是照著流程“複刻”一樣。

沒有困難,沒有阻力,更沒有挑戰。

不要他們有腦子,隻需要他們動手。

就好像機器人一樣,順著李建勳的思路往前走就對了。

還有李建勳這個人,何等的自信和意氣風發。

這項技術現在可還處在研發階段呢,但是對李建勳來說,就好像已經打造了成百上千次一樣嫻熟。

就像是

一套試題,考生已經做過上百次一般。

沒有困難和阻力,再加上李建勳的自信和豐富的經驗,給了所有人巨大的信心。

僅僅十來天的時間,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轉爐就正式研發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試運行階段。

楊廠長迅速調來一批廢鐵和生鐵,立馬投入實驗。

十幾分鐘後,第一鍋鋼水就煉好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迫切的等待數據。

一會,數據公布出來了。

“天呐,竟然能這麼快?十一分鐘就煉好一鍋,同體積這速度比以前要快了三到四倍呀。”

“而且鋼水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甚至數據明顯優於計劃表裡的數據,這完全都能出口了呀。”

“真是難以想象,咱們竟然真的做出來了,以後外國在鋼鐵製造上再也不能卡咱們脖子了。”

“新型煉鋼法成本低建設快消耗少,非常容易大規模推廣開,我已經看到咱們國內工業建設開始飛躍了。”

“這一仗打的真漂亮真舒坦,雖然過程也是真累,但是能完成這般成就,值了。”

所有人興奮的大聲嚷嚷,互相擁抱在一起,都不在乎自己形象了。

楊廠長這些軋鋼廠的領導在一旁看的同樣激動不已,李建勳這接二連三帶來的驚喜讓他們屬實有點接不住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