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來到堆芯組裝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碩大的倒鬥型空間,從下往上看去約有十四五層樓的高度。
它的最上端在山體內打了一個直徑約二十米的朝天洞,並用大量的鋼筋進行加固,鋼筋單層厚度都在一米。
沒辦法,一切都是為了安全著想。
走進組裝室,李建勳看見孫正陽教授和崔世紅教授帶著手下的學生正在有條不紊的組裝蒸汽發生器。
因為堆芯極其特殊和複雜,所以李建勳和趙書記商量後決定由兩支團隊共同完成,而孫正陽和崔世紅兩人都是相關領域的佼佼者,所以這個重擔自然就落到他們身上。
單就拿蒸汽發生器舉例,一個蒸汽發生器內光U型管道就有一萬三千個,更甭提還有其他管道、氣輪機、濕氣分離裝置等,這功夫活絕不是一個團隊能完成的。
“孫教授、崔教授,蒸汽發生器的組裝進度如何?有沒有遇到問題?”
李建勳出聲問道,他的聲音在巨大的空間內回蕩。
孫正陽轉過身,摘下安全帽,露出笑容說道:
“李總工,一切順利,目前還沒遇到問題。”
“我們按照您的計劃書一步步來,即便是遇到問題現場也能快速解決,相信再有三到四天就能完成第一個蒸汽發生器的組裝。”
李建勳點了點頭,一臉正色的叮囑道:
“在組裝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每根管道的焊接質量,這些U型管道的安裝精度要求極高,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反應堆的效率和安全。”
孫正陽教授點頭:“好的,我已經特意安排了兩名學生專門盯這個問題,時刻進行檢查,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隱患。”
“對了,組裝前有沒有測試氣輪機的動態平衡?”李建勳突然想起一個關鍵環節,出聲問的。
負責組裝氣輪機的崔世紅教授擦了一把頭上的汗珠,答道:
“李總工,那台氣輪機已經經過測試,動態平衡數值在允許的誤差範圍內,我們嚴格按照您計劃書的內容和流程來做,氣輪機平衡測試合格才在上麵安裝蒸汽發生器。”
聽到這話,李建勳滿意地點頭,答道:
“很好,氣輪機如果沒有經過動態平衡測試就組裝蒸汽發生器的話,一旦氣輪機平衡失調,水蒸氣就會持續衝擊頂端閥門和扇葉,長此以往會出問題的。”
“大家在組裝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計劃書的流程來做,測試不成功或者數據不符合要求必須重新調試,直到符合要求才行,我們不能在這些關鍵環節上有任何的疏忽。”
孫正陽和崔世紅連連點頭並保證。
“好,辛苦您二位了,有問題第一時間聯係我,我去其他地方再看看。”
說完,李建勳直奔下一個環節,核電站的電力儲存和傳輸區域。
這個地方是蒸汽帶動發電機旋轉後產生電能的首要過程,同時也負責把產生的電能安全、高效地傳輸到各個用電區域。
李建勳在現場仔細查看了一圈線路鋪設,其中特彆關注了電纜的持續承載和異常狀態下的保護措施。
核電站的電能輸送巨大,不僅要保證電纜能承受高壓電的持續傳輸,還要保證在惡劣環境下維持穩定的狀態,因此對材料和施工的要求極高。
“這裡所有的電纜保護層有沒有按照計劃書裡的標準進行加固?”李建勳詢問現場的負責人。
“是的,李總工。”負責人立刻回答:“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計劃書內容來做,確保電纜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安全運行,即便出現異常情況也不會對裡麵的電纜造成損壞。”
李建勳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強調了一些容易忽視和遺忘的細節後繼續巡查。
等所有環節巡查結束,天色已經逐漸黯淡下來,霧靈山營地的燈光全部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