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從前來過兩回電影放映隊,村民社員們都管放映隊叫放電影的。
每次放電影的一來,就會轟動好多天。
這回為了慶祝新年,大隊乾部們商量好了,專程從縣裡請了放電影的。
本來一開始是打算三十晚上放的。可惜,有相似的想法的生產隊,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楊樹溝村下手也有點兒晚了,所以三十晚上就沒排上號,最終排到了初五。
三十晚上,村民社員們便一如既往,各回各家。
老薑家一家人聚在一起,說吉祥話,吃團圓飯。
娃娃們挨排給老爺子老太太磕頭拜年,拿了長輩給的紅包守歲。
紅包倒是男娃女娃都有。
不過倒是不用薑英秀鼓搗,大家就都樂顛顛地當場就拆開看了。
跟往年一樣沒啥變化。
男娃的紅包裡,都是一角錢的紙幣,而女娃的紅包裡,都是五分的。
薑家的孫子輩,隻要給老爺子老太太磕了頭,人人都有份。包括薑英傑等幾個大小夥子,也一樣拿了紅包。
不過,這紅包裡的壓歲錢,作用就是“壓祟”,隻有大年三十晚上,會被放在孩子們的枕頭底下。
初一早上一起來,大房的孩子們的紅包都被牛桂花收去了,二房的紅包也被李蕎麥收走了。
三房的沈春柳和四房的楊水芹倒是省心。
閨女們一個賽一個的懂事,不用老娘說啥,一個個的都自己主動上交了。
五房的六寶年紀小,他拿著一角錢到處跑,朱月娥也不放心,於是也給收走了。
一幫小娃娃習慣了這個待遇,倒是也沒人哭鬨。
薑英秀看著紅紙包裡那孤零零的一張可憐的五分紙幣,再想想自己空間裡的現金、票券和各種物資,頓時感到無比的滿足。
大年初一,是各家各戶挨排兒去親戚朋友家串門拜年的日子。楊樹溝村沒請來電影放映隊,婦女主任彭春麗張羅著,組織村裡的婦女們,辦起了秧歌隊。
因為是臨時湊起來的隊伍,準備不夠充分,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隊員們的選拔標準十分寬鬆,隻要樂意參加、而且正經表演的時候,不至於怯場掉鏈子就成。
結果到把秧歌隊的最終人選定下來的時候,整個秧歌隊裡,從六歲到六十歲的成員都有!
傳統的孫悟空、豬八戒、跑旱船、回娘家什麼的,大隊乾部多少有點害怕影響不好,沒敢弄。小心翼翼地斟酌了半天,最後竟然搞了個改編版的《白毛女》選段!
這片子根正苗紅的,而且之前電影放映隊來村裡放的時候還引起了轟動,很適合“憶過去苦,思今日甜,珍惜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這個主題嘛!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的唱詞,配著踩著高蹺、畫著紅臉蛋、舞著扇子和收卷兒,扭來扭去的秧歌隊,薑英秀實在忍不住,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肚子都痛了。
勇敢的秧歌隊成員們,十分儘職儘責,扭搭扭搭的繞著整個村子,表演了一大圈兒。
村民社員們紛紛放下手上的活計,跑出來看熱鬨。
家家戶戶都看得興致勃勃,津津有味。還有些人議論紛紛地,想要明年農閒的時候,也要參加村裡的秧歌隊。
婦女主任彭春麗的號召力也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大年初二,按照本地風俗,是出嫁的閨女帶著女婿回娘家的日子。
理論上來說,薑家的薑春菊、還有大房的薑大丫,都該帶著自家的女婿回來了。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