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英秀第一次體會到兜裡有錢卻花不出去的感覺。
雖然這回賺錢很不容易,但是恰恰是因為賺錢不容易,她才想好好犒勞自己一下,該買的買,該花的花!能對自己好的時候,她是絕對不會虧待自己噠!
然而,可惜的是,她身上什麼票都沒有!
沒有票,有錢也沒有用。作為一個習慣了“金錢萬能,有錢啥都能買到”的新人類,她再次感受到了處處碰壁的痛苦滋味。
日用雜品供應部裡麵,她看到了印著花朵圖案的搪瓷臉盆、刷著紅漆的鐵殼暖瓶、鋁製飯盒、搪瓷缸子、木頭算盤,帶托盤的秤等等,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東西。
竟然還有帶鐘擺的木頭外殼的小型座鐘,臉蛋圓圓、頭上頂著兩個鈴鐺的老式金屬鬨鐘,還有兩塊兒放在絲絨包裝盒裡的機械手表。鐘表櫃台旁邊,還擺著一台縫紉機。
玻璃櫃台裡麵還放著蚌殼裝的嘎啦油、比鼻煙壺還小的小玻璃瓶裝的風油精、小鐵盒裝的友誼雪花膏、稍大一點兒的鐵盒裝的萬紫千紅……
一麵牆壁上掛著領袖像章、流動紅旗、軍服、軍帽、軍用水壺、帶五角星的和單肩肩帶的綠色書包,薑英秀打聽了一下,這些軍人用品需要軍用票證。
薑英秀看得眼花繚亂,簡直有點控製不住買買買的衝動。
可惜的是,買這些東西,絕大部分都需要工業券。薑英秀身上連個糧票都沒有,哪裡來的工業券?
另一麵牆壁上,掛滿了千層底圓頭方口布鞋、草帽、竹席、柳編筐子、窗花,剪紙等等手工製品。薑英秀打聽了一下,這些東西竟然也是統購統銷的。
有些貨源來自公私合營的老字號作坊,有些是街道辦的福利廠(所謂福利廠,是以殘疾人員工為主的工廠),還有些是婦聯帶領下的各生產隊後勤小組。
薑英秀問得多了,工作人員就煩了:
“哪裡來的小孩伢子到這搗蛋?咋那麼好信兒涅?你家大人哪去了?咋放你一個人出來亂跑?也不怕讓拍花子的拍了去!”
薑英秀頗為無語,看來不管在什麼年代,“小徐子”那樣的熱心人都是少數啊。
買了兩個大壇子之後,薑英秀手裡剩下的紙幣隻有三元四角錢,這點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按照老薑家的行事風格,這筆錢數目不小,是說什麼也不可能放在一個八歲女娃手裡,讓她敗花了的。
然而,如果想用這點錢來搞事情的話,簡直是做鹽不鹹,做醋不酸。更彆提拿錢砸人把事情辦成了。
難道還是得折返到廢品收購站去?這麼長一片街道,似乎隻有在廢品收購站淘澄東西,才不要這些票券!
薑英秀一籌莫展,隻得出了供銷社,把沿街的店麵和能進去的各家單位,都逛遊了一遍。走到郵局的時候,薑英秀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主意。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