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圍觀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中年人還拿出來一堆大白兔奶糖散了一圈兒,孩子們的歡呼聲簡直差點就掀翻了房頂。
有的孩子直接就剝開了糖紙把奶糖含進嘴裡,有的卻小心翼翼地貼身收藏起來,還有的三口兩口吃掉了自己的,已經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悠著,打上了彆人的主意。
一屋子的人,都在歡笑,似乎沒有任何人發現,剛剛還躲在一邊,默默地鼓著腮幫子、捏著小拳頭,一陣陣地運氣的那個小丫頭薑英秀,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悄悄溜走了。
薑英秀此時已經到了鎮上,依然像上次一樣,背著個蓋著塊兒麻袋片的空背簍打掩護。
這背簍其實隻是正常尺寸,不過因為她身材嬌小,反而顯得這背簍像是個能吃能裝的大家夥了。
薑英秀先去了一趟郵局,然後十分失望地發現,不知是不是黑瞎子嶺鎮這地方太小了,這裡的郵局沒有開辦個人郵箱的業務。郵局裡的工作人員還很好心地告訴她:
要寄信,隻要把寫好的信裝進信封,貼上郵票,再塞到郵筒裡就行啦。
要收信,隻要把收信地址和收信人的名字寫清楚了,不管你住在哪個山旮旯裡頭,郵遞員叔叔都會儘職儘責地給送到地方的!
薑英秀感謝了熱情的郵局工作人員,又掏了一塊錢出來,買了些信封和郵票,還有些信紙。
她這次還帶了兩幅畫作,一幅是小雞啄米圖,一幅是小豬搶食圖。
小雞啄米圖,她用了十分稚嫩的筆法,畫麵上十分有童趣。
而小豬搶食圖,她用了這個時代那種非常常見的宣傳版畫的畫法,看起來就覺得很適合這個時代的報紙的感覺。
因為多少有點兒選擇困難症的緣故,實在是難以決定到底采用哪一幅畫效果更好,所以她乾脆把兩幅作品都畫了出來,然後決定分彆寄給兩家報社。
不過,在把這兩幅畫寄出去之前,她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薑英秀想了想,去糕點廠的門市部買了兩袋槽子糕,又跟門市部的大娘說儘了好話,要了點包點心的牛皮紙,拿牛皮紙包好了一包黃櫻桃,一包山核桃。
她將這些東西放進了背簍,帶著同齡小女孩的那種歡快,蹦蹦跳跳地去了供銷社,找到了上次幫了她大忙,還請她吃了好大一茶缸熱氣騰騰的肉餛飩的那位“小徐子”哥哥。
“小徐子”見到薑英秀很是開心,看到她手裡的槽子糕和山核桃就更開心:
“來就來唄,買啥槽子糕啊!你說你沒事兒費這個錢噶蛤!”
薑英秀依然不大明白這個“小徐子”為啥對她這麼滿懷善意,不過,善意這東西麼,當然多是越多越好咯。
她笑眯眯地說了好多感謝的話,然後又鄭重其事地拜托了“小徐子”給她幫忙。
聽到她拜托的事情,“小徐子”連連說著小菜一碟,二話沒說就痛痛快快地答應了下來。
本來就很燦爛的笑容還更加燦爛了幾分,一嘴亮白得足以去拍牙膏廣告的大板牙更顯得明亮潔淨,閃閃發光。
薑英秀很是滿意,這趟出來,算是首戰告捷啦!
之後,兩人又熟門熟路地去了廢品收購站,找了姚大叔,薑英秀給他也準備了一包槽子糕,還有一包黃櫻桃。
小徐子跟薑英秀閒扯了兩句,就回到供銷社去上班了。
薑英秀得了姚大叔的默許,就待在最裡邊的屋子裡,慢條斯理地從分好了類的精品裡頭,精心挑選起自己需要的東西來。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