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英蓮今日去了榮國府,江洛已經自己用過飯了,看他邊喝水邊說:“老聖人把底稿留下了,說要細看。本想催你快快譯出來,因你有孕,不好催太緊,便賞了不少禦筆禦墨。”
他說完便忙叮囑:“我隻是照實說了聖意——”他清咳一聲:“你自己要量力而行才是——”
江洛笑:“其實若隻直譯出來,不改成《遊俠傳》,今年足夠了。不如我尋彆人寫《遊俠傳》?”
她還記得,一開始,她隻是想把這本書翻譯出來。
現在回歸本心、儘快做完,倒也不錯。
“若我全譯完了,宮中可會收藏麼?”她問。
“倒還真說不準……”林如海說,“若隻是一般的話本、傳奇,老聖人也不會特地要看,這是第一本國外故事,老聖人還想從中看這佛郎機國的人文、教化、國土風貌,或許真會令宮中刻印珍藏。”
江洛高興:“那我更要快些譯出來了!”
生活裡的驚喜可真多啊!
她不想考慮,“她翻譯出來的外國著作能給整個大齊,甚至後世,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等崇高宏大的議題。
她還隻是一個做不了官的深宅婦人。
她隻想儘量留下自己的姓名。
但她還有疑問:“老聖人想看,左右有英譯本,不能讓鴻臚寺通曉英、法語言的官員趕快譯出來嗎?”
萬一她乾到一半,活被搶了呢?
林如海笑:“這話陛下也問了。”
“老聖人怎麼說的?”江洛忙追問。
“老聖人說,若交給鴻臚寺,那些人又要搶功勞、又怕擔責任,隻怕還沒有你這裡譯得快。”林如海不禁搖頭。
江洛輕輕笑了一聲。
可真諷刺。
“夫人……笑的什麼?”林如海挪至她身邊。
“笑的是,原來有時那麼多穿著官服、領著俸祿的朝廷官員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深宅婦人做得好。”江洛輕聲問他,“是不是?”
“是……”林如海願意承認,“是啊。”
……
江洛把寫話本的任務交給了封氏和魏丹煙:“你們常能見我,有不知怎麼寫的地方也好問。”
她二人的文筆還可以,寫好她再潤色也方便。左右背景、設定已經做好,故事也是現有的。她還把大綱都打好了。
領了這般重任,魏丹煙索性搬到澄靜院去住。
黛玉和英蓮回了家,秦幼月和雲善慧也被各自長輩送來,第二卷的製作正式開始了。
江洛又回到專心翻譯的步調,不到二十日,直譯本第三卷完成。
林如海送入宮中,又給她領回許多賞賜。
其中有一尊花梨木冰鑒,四角用同料的羊脂白玉鑲嵌,一眼看過去溫潤、尊貴無比,江洛立刻就用上了。
——有好東西現在不用,還等著做鬼再用嗎?
江洛替封氏和魏丹煙潤色了一遍話本稿子,決定休息兩天,清一清腦子,再繼續下一卷。
孩子快五個月了。
許院判略有鄭重,麵上仍然帶笑,問:“夫人再細想想,果真一次都沒覺得孩子動過?”
江洛扶著小腹,心慌搖頭:“一次都沒有。”
是啊!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沒有胎動呢?
林如海也急,卻因江洛已經慌了,不能顯露出來,忙笑問許院判:“想來有人就是胎動得晚些,是不是?”
“倒也有這般的,”許院判收回手笑道,“夫人的脈象很好,孩子也很康健,胎動晚些不必憂心。”
他便舉例:“福慶公主懷胎時,便遲遲不見胎動,將六個月時,小公子才動了第一下,其後自是母子平安。還有從前住順德街杏花巷裡的第五戶,他家娘子懷胎十一個月,孩子才出來,不但母女平安,過後還又添了三兒一女,個個平安,我又看診過她懷第三個兒子的時候,頭胎姑娘已經大了,十分伶俐聰明。還有平東王府……”
總結便是:孕期狀況千奇百怪,怎樣的都有。隻要脈象不錯,身體未見不適,便不必太過擔憂。
有這麼一位醫術高明、經驗豐富的老大夫安撫,江洛當時的確放寬了心。
但半個月後,孩子還是不動一下。
譯完了第四卷最後三句話,江洛捧著分量不算輕的肚子,
挪到榻上發呆。
她開始胡思亂想,——儘管她知道,自己可能是在胡思亂想。
是不是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沒期待過這個孩子的到來,孩子能感知到,所以……才不願意動一動?
可從頭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