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林氏一品夫人》全本免費閱讀
“林姐姐雖不能做,不是她平日功課繁重,沒有空閒,老太太才給的人嗎?”
聽見襲人的話,史湘雲沒大多想,便問了出來。
今年正月賢德妃省親後,保齡侯夫人便允許史湘雲再來榮國府了。
前一年她在家,保齡侯夫人雖氣她分不清親疏輕重,終究她是史家自家孩子,還是廢了心思教導。
這一年來,她一半時間在自家,一半時間在榮國府,兩邊長輩——保齡侯夫人和賈母——都叫她跟林黛玉學,學什麼才是尚書府邸姑娘的行事和教養。她自己也欽佩林黛玉的才學,心裡又把初見甄英蓮的事明白過來,知道是自己錯了,也更懷愧。
因此重來榮國府,雖仍是見薛寶釵比見林黛玉多,她心裡待兩人卻不大相差了。
是以,襲人暗指是林黛玉不會針線才勞累了她們,史湘雲雖然沒聽明白,也覺得這話不大對。
她回頭看了看姊妹們,便又同襲人說:“老太太那麼疼寶二哥,若寶二哥房裡真的缺人,姐姐回稟了老太太,再撥人下來不就是了?彆人怕人多嘴閒話,寶二哥又不怕。”
襲人麵上心裡早僵住了。
她並不想是自己先存了惡意,隻覺得是林姑娘一來,不但寶二爺被迷了神,怎麼連從小到大都聽她話的雲姑娘也變了,真不知林姑娘哪裡就那麼好,讓這些人心裡喜歡她!
寶二爺身邊光大丫頭就有八個,能領上一吊錢的月例,人人針線都還不錯,雖沒有晴雯好,也是一二等的,寶二爺身上常穿的衣褲鞋襪都是眾人一起做,其實人手很夠用。
若真說到老太太麵前,老太太詳細問起來,她請雲姑娘做針線的事就先瞞不住!
老太太必會生氣,寶二爺定是保不住她的,她不就……全完了?
襲人忙改了口,說:“姑娘也想得太淺了!寶二爺雖然心寬,不怕人說,那起小人又豈會輕易放過。寶二爺這裡添人,趙姨奶奶又該不痛快,說給老爺,又是寶二爺的不是了。”
史湘雲便尋思道:“這也有理。”
她笑道:“那你悄悄把活計送來,我趕著做了就完了。”
襲人已經悔起來,不該叫雲姑娘做活的,但此時再改口,隻怕更不好,便含糊應下。
午飯前,賈母和尤氏、秦氏、
王熙鳳回來了。
娘娘自是會替寧國府求恩典,但陛下準與不準還是兩說,因此四人心中皆忐忑。
宮中又接連有妃嬪有寵、有孕、有子:
禮部侍郎之女白婕妤去歲生下四公主,晉位。
兵部尚書之女閆婕妤四月誕下五皇子,亦晉位。
謝家左都禦史的族孫女入宮時隻是美人,又年幼,今歲容貌長開便立時得了寵,春天先是晉位貴人,秋日有孕又封嬪。
還有陛下多年寵妃吳貴妃,至今恩幸不減……
賈家的娘娘雖然也有位、有寵,卻承幸兩年,一直不見有孕。現今連年輕的妃嬪都接連有了子女,娘娘可是翻年就二十六了。
吳貴妃二十六的時候,已經有了兩子一女。
宮裡人才輩出,若無一子傍身,如今恩寵再濃,終究立足不穩。
似今年於三月份省親的周貴人,前歲入宮時隻是美人,因陛下寵愛,不到一月就封了貴人,周家才歡喜預備省親。
卻也是因失寵,她竟兩年再沒動一動位分。
即便周家省親辦得好,京中也無人多少人提及。
娘娘口中說起來,也似宮裡已經沒這個人了。
這便是失了寵的妃嬪。
幸有皇後娘娘仁德憐下,失寵的妃嬪倒無人欺辱。
可宮妃宮嬪無寵又無子,今後的日子,不就隻有在宮裡等死了嗎?
周貴人的父親秋天還外調升了道員,這也管不了女兒在宮裡的日子。
賈家現在還沒有一個做官做到道員的男子!想留個虛爵位,還要娘娘幫忙轉圜求恩典。
倒是周貴嬪,宮人出身,這些年也憑陛下和皇後娘娘對二公主的疼愛封了貴嬪,坐在一宮主位的位上,隻比妃位低一階。
或許再過三年五載,二公主長大,今日的周貴嬪那時就是周妃。
若娘娘還無子……隻恐在宮中還不如周貴嬪。
宮裡妃嬪又隻有娘娘一人是勳貴後人。彆人的父親都是正經讀書、習武出來做官上去的,隻有娘娘的父親,是憑著祖宗的功勞得的官兒,又二十年沒怎麼動。如此一處說話,談起家裡如何,娘娘都開不了口!娘娘又不肯對家裡訴苦,都是抱琴說出來,她們才知道……
娘娘……這算過的什
麼日子呢。
賈母把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一句一句說給王夫人,歎道:“你都是快五十歲、已經做祖母的人了,彆總看小孩子不順眼,也彆隻惦記著家裡這點東西。娘娘在宮裡好不好才是最要緊的事。你看你娘家哥嫂,他們心裡可真有你?若娘娘和賈家一日真敗了,隻怕他們躲開還來不及!你薛家妹妹還能到咱家來,到時候,咱家卻往哪裡去?”
王夫人恨老太太,更恨二嫂當著眾人打她的臉,讓她顏麵無存,真正成了全家的笑話。
她心知老太太說得有理,因麵子上過不去,便隻含糊答應著。
賈母歎道:“以林丫頭如今的身份,十個寶玉也高攀不上了!你彆總以為自己是將來婆婆看她!那是吏部尚書的女兒,她將來女婿定也不是尚書家的,就是總督家的!她是個心軟念舊情的孩子,若在咱家舒心,記著和姊妹們的情分,將來必會拉一把,你彆糊塗了才是!”
從前賈母先後有意讓林黛玉、史湘雲和賈寶玉親近,將來好做成婚事,王夫人是怎麼看兩個女孩怎麼不順眼。
現下賈母說賈寶玉配不上林黛玉了,兩人沒可能,王夫人又有另一重不高興,更不服氣:
寶玉父親雖官位不高,他卻是正經國公爺的親孫子!他親姐姐在宮中做妃子,他誰家的姑娘般配不上?
但她還知道這話在老太太麵前說出來,必然遭罵,她又沒臉,便忍住了沒說。
可她雖然沒說出口,那心裡的意思早寫在臉上。
賈母正是七十的人了,五更起來入宮半日已甚是疲憊,又與王夫人說了這一會,更覺心累,便叫她自去。
王夫人便出門要回房中。
外間姑娘們和賈寶玉都起來行禮。
見王夫人麵色不大好,薛寶釵心裡忖度,姨媽必是在婆母處受了斥責。
不一時,她便暗自離了眾人,跟來姨媽房中,想寬慰一二。
王夫人正自悶坐不服:論人物品貌、論根基出身,不知寶玉哪一點般配不上林家的丫頭?
見了外甥女來,她便立刻想到,不管寶玉和林家的丫頭配不配,總歸寶釵是配不上寶玉的。
這一年,她錢不夠使,不免和妹子借了三五千周轉。寶丫頭和寶玉是兩姨姊妹,親熱些尋常,她便沒大理會。
現在想想,寶丫頭都快及笄了,寶玉也大了,再這般不避嫌,哪日弄出禍事……怎麼和老太太、老爺交代呢?
……
姨媽實在是個喜怒皆形於色、出於胸臆的簡單人。
薛寶釵這般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