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女兒能承爵,將來傳給外孫,也算他不枉這一世了!
否則雖揚名立萬,又有何麵目去見祖宗?
皇帝愛惜功臣,尤其是餘季無這般智勇雙全之能將,實為大齊目今不可多得之大才。
且他話才出口,便有餘季無來相求,正是助他成事!
皇帝便放了昭昭,親手扶餘季無起身,笑問:“眾位愛卿,你等,如何看呐?”
江洛和林如海相視,決定且看看情況。
謝經同先出列。
他心裡其實不大讚同……但為了和林家的情分,還是略有違心道:“陛下,金城侯如此功勞,若封賞爵位不能承繼,實為憾事,也折損了陛下的隆恩。不如,便請準奏了吧。”
“謝禦史此言差矣!”忠順親王卻道,“金城侯雖無子,卻可過繼族中之子,如何便不能承爵?”
他冷哼一聲,道:“女人當官,還能追循舊例,女子襲爵,可是自古以來前所未有之事!”
短短幾年,先是女子上朝,若再開了女兒承爵之列,將來皇室之中……難道公主也可承繼皇位嗎?
豈有這樣的道理!!
看餘季無竟然似被說動了,江洛立刻出列,笑道:“忠順親王此言差矣。女子襲爵如何是‘自古以來前所未有’?昔前漢便有蕭何的夫人同襲酂侯,雖是夫亡妻繼,卻如何不是‘女子襲爵’?”
她又麵向眾臣,問:“即便本朝開創未有之先例,又有何不可?”
——她和林如海本想求得皇帝同意黛玉和昭昭分彆襲爵,是皇帝未允,“補償”了讓她們科舉。
皇帝今日對眾人所言,不過為堵人口。
若餘季無的女兒能襲爵,他們的女兒便也能!
忠順親王正待再開口時,卻有劉夫人出列,行禮道:“請陛下恕妾身多言:金城侯之妻喬夫人,雖為女子,亦在朝中無職,卻實為一
位賢德有功之人。金城侯尚在浙江、福建抵禦倭寇時,便多得喬夫人襄助練兵。金城侯在鬆原一載,浙江原部防守操練等軍中諸事,亦為喬夫人所掌。如此功勞,已無封賞,若再令旁人之子奪去親女之爵……如何平服天下人心?”
天下隻有男人的功勞是功勞,女人的就不是?!
隻有男孩才是孩子,女孩就不是?!
餘季無麵有愧色。
雲尚書已忙出列跪在夫人身側,恐慌道:“陛下!拙荊一向心直口快——”
“雲愛卿不必如此。”皇帝先道,“與夫人都請起身吧。”
他開始覺得事情不受控製了。
世間女子襄助丈夫成事者,何其之多也!今次若加封喬夫人,來日又將是誰?
如此下去,隻恐綱常顛倒,倫理不存……
皇帝先看金城侯。
餘季無仍慚愧拜在地上。
他再看……六弟。
忠順親王縮回眼神。
皇帝最後看師母與林先生。
師母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視,而林先生……自是堅定站在師母身後。
無論利弊如何,今日不能叫六弟痛快!
皇帝下了決心。
他道:“眾愛卿不必多言,朕已有決斷。”
他扶起金城侯,笑道:“愛卿之爵,將來便先由夫人承襲,再由愛卿之孫承襲,如此,愛卿意下如何?”
餘季無不敢再有疑議,連忙謝恩!
女兒生的外孫若姓餘……自然和他的親孫子是一樣……甚好,甚好!
……
慶功宴最後還是熱鬨歡樂地結束了。
林如海抱著昭昭,江洛握著黛玉,四人一起下階出宮。
昭昭隨侍的乳母、丫鬟和她日常用具及半年多來皇帝的賞賜等,早已送回林府。
江洛摸昭昭的臉,笑:“回家是今年就上學,還是先歇兩個月,明年再上學?”
總之,中間鬨了那一回,重點全轉到餘季無的女兒和夫人能否承襲爵位上,黛玉和昭昭將來可以從科舉出仕、以及黛玉入翰林院行走倒是無人再質疑,算直接敲定了。
有了這個機會,不管昭昭對舉業感不感興趣,總要先學幾年,說起來才不辜負這樁“破例的隆恩”。
昭昭卻說:“陛下八月十五日還說,想讓我到宮裡上學。”
江洛便看林如海。
這是舉業的專家。她是外行。
林如海笑道:“若明年陛下還提起……倒也不錯。宮中先生皆是當世頂尖大才,皇子公主們若下場秋闈春闈,必然人人得中。”
江洛便往好處想:“你我一兩日便入宮一次,五日一休沐……就當昭昭去上了寄宿的書院也好。”
觀身旁無他人,林如海湊近她,低聲道:“隻是仍居紫宸殿偏殿……”
他二人低聲私語,旁人雖聽不見,卻能看見這般毫不避諱的親密舉動。
沈自安便與劉夫人小聲笑說:“這才是恩愛夫妻呢。”
劉夫人便笑道:“你若羨慕,也找你家大人去?”
沈自安便笑問:“你怎麼不去找?”
劉夫人一頓,歎道:“今日衝動了……得罪了忠順王爺,還開罪了不少人,他又要教育我。我不想聽。”
沈自安笑道:“怕什麼!忠順王爺又不管事,彆人不願意看女人襲爵又怎麼?陛下都金口準了!喬夫人心裡必然感激你的。”
劉夫人想了一時,笑道:“我雖無能,替有能之人說幾句話,也算今生有功?”
“算!”沈自安笑,“怎麼不算?”
……
平國郡主府和定國公府尚未開建,江洛與林如海自是仍回林府。
一到家中,林黛玉便道:“我明日就重新上學!一年多沒做正經文章了……”
今年恰是秋闈,九月已經放榜,明年三月春闈。
她若考,便在下一科下場,離秋闈已不到三年!
從此刻起,她每一刻鐘……每一分鐘都很緊迫!
“爹爹,太太,我先回去了。”她急著安頓了好拿起書。
“去罷。”江洛笑。
甄英蓮想同她一起去,偏這半年的家事還要和許姨娘一起回,走不開。
江洛看了出來,笑和她說:“你也先去,總歸沒有要緊的事,明日來回。”
甄英蓮便忙行禮告退,笑道:“郡主娘娘和國公爺好歇!”[注]
許靜雨等三人便也且告退了。
丁淑榮和文錦母女隨行往赤金走了一回,俱得授了鴻臚寺正
九品錄事。
她們還欲再認真相謝,江洛也說:“有什麼話歇好再說吧。倒是你們下個月初十便要就任,還有這十一二天,若想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