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在宮裡說很多話的時候,她是願意的嗎?是高興的嗎?
再換個角度想,是不是一直在家裡沒有說話的“壓力”,昭昭才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多去宮裡反而對她更好?
江洛是第一次當親媽,又從林如海養黛玉上借鑒不到太多
經驗……所以有時她為難半天,想出一二三四種方法與後續種種可能,最後還是會順其自然,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去強行改變。
也或許昭昭既能在家裡擁有不說話的自由,又能在宮裡得到多說話的“鍛煉”,已經是最完美的情況?
回到家時,江洛已經調整好了心態,用平常的語氣和昭昭說:“陛下初六要接你進宮哦。”
她不褒不貶,好與壞就讓昭昭自己體會吧。
總歸孩子在宮裡沒危險。
昭昭隻用點頭表示“知道了”,便給媽媽、爹爹和姐姐展示手裡的窗花。
她自己剪了一個望遠鏡,還有一支火·槍。
昭昭:“這裡不好看。”
三人便一齊看,果然這一處有些粗糙。
昭昭:“我要再剪一個,給陛下吧。”
過年要帶禮物。
江洛想了想,決定教女兒:“那給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的呢?”
皇子公主們都是昭昭的“晚輩”,不用管。
昭昭沒養在任何一位妃嬪的宮裡,也不用管。
太後不用說。
而皇後——
皇帝近月又數次強調嫡出皇子尤其是二皇子的特殊性,顯然立儲之心已定,皇後又是皇帝嫡妻,六宮之主,母儀天下,是昭昭正經的“師嫂”……自然也該顧及到。
昭昭抓著手指想了一會,笑說:“那媽媽教我剪福字吧。”
太後娘娘一對,皇後娘娘一對。
江洛:“……媽媽不太會。”
她本來很會。但這麼多年沒動剪刀針線……感覺已經忘光了。
林如海躍躍欲試:“爹爹會!”
江洛便和黛玉把舞台讓給做爹的。
她正好和黛玉商議:“你下一個生辰正當及笄,是辦一辦及笄禮,還是隻當尋常生辰過去,等二十再辦及冠?或是及笄和及冠都辦?”她笑說:“左右咱們與眾不同不是一日兩日了,家裡也熱鬨得起。”
及笄禮雖說是女子獨有的成人禮,但“及笄”的含義簡單來說隻是:這個女人身體發育成熟,可以結婚生小孩了。
再引申些,也不過是鼓勵她做一個“好女人”,要孝順公婆,輔佐丈夫,教養子女……要“三從四德”,要修婦言婦工…
…
而“及冠”的含義卻還有:這個(男)人要開始承擔起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可以參軍保疆守土,有資格參與祭祀,鼓勵他成為合格的晚輩、臣下,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注]
江洛私心覺得,這“及笄”禮不辦也罷。
但究竟辦與不辦,還是看黛玉的選擇。
林黛玉沒思索太久,便笑道:“及笄禮還是不辦了。過五年再說吧。”
她現在隻想安心準備秋闈。
她於國不算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