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媽媽提起時帶著笑意,似乎並無介懷,那起碼對媽媽來說,應該不算壞?
她直接去問了媽媽。
“先夫人啊……”媽媽麵上浮起溫和地、略帶複雜的笑,“她是一位好夫人。”
“媽媽,”她不滿,“你這樣太籠統了,我聽不懂。”
媽媽思考了一會,和她講起了從前。
原來媽媽並非一出生就是江家的小姐。
媽媽曾是被親生父親和繼母賣到林家的丫頭,和家裡三位姨娘一樣,曾是父親的妾,甚至還不如姨娘們。
一開始,才進林家那年,媽媽甚至還沒有“姨娘”的名分,隻是“通房丫頭”。
媽媽被人推到水下險些喪命,才被補償做了“姨娘”。
媽媽與先夫人並不親密。媽媽曾求助過先夫人,先夫人也幫過媽媽,先夫人欣賞並可惜媽媽從前的詩才,可憐媽媽的身世,也懷疑過媽媽想要上學的用心。先夫人為自己的陪房魏姨娘爭取走了媽媽提出來才尋到的甄家——便是甄姐姐、甄英蓮姐姐,和封娘子。
但先夫人沒有害過媽媽。
先夫人臨去之間,還送給了媽媽幾樣禮物。
“她是一位好夫人。”講到最後,媽媽又重複一遍,“她已經做到她所能做的最好的了。”
林遲相信媽媽。
可她又有了更多的不理解:
比如,媽媽如今與爹爹這般恩愛,想到先夫人時,心裡不會介懷嗎?
不過,這些話她就沒有再問了。
現在不明白的事,等她長大,總會慢慢明白過來的。
林遲相信自己的判斷。
隻是還有一個問題,她想立刻就知道答案:
“媽媽,姐姐為什麼開始叫你‘母親’了?”
“這個啊……”媽媽又笑,“因為我已經不是林家的‘太太’了,叫‘娘娘’又太過生疏,不叫‘母親’,還叫什麼?”
原來是這樣嗎?
林遲想了想,覺得應該就是這樣。
媽媽是她的媽媽,也是姐姐的媽媽嘛。
雖然姐姐有另一位親媽媽,不能管媽媽叫“娘”,可有了一個水到渠成的機
會,叫一聲“母親”,也是順其自然的呀。-
林遲知道,每年三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