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川縣在長河以北的內陸,平原肥沃,種的水稻整個東臨郡都赫赫有名,有幾年甚至選為貢品送入皇家。算得上是富庶之地。
這般地方,政令通行自是比窮鄉僻壤好得多。
周朝建立快百年,從開國帝後提高女性地位,到之後阮大家顧大家等世家貴女創辦女學,再到現在的大長公主,皇帝的姐姐創辦內朝廷設立女官。
女子通過讀書光宗耀祖已有跡可循。
富貴人家的女兒什麼時代都有書讀。但前朝平常女子能識幾個字就已難得。
“現在女子能獨戶,能繼承家業,能讀書科舉,能外出行走,放在以往的曆朝曆代想都不敢想。你們是趕上好時候了。還不用心讀書,先生不在便嘰嘰喳喳,是想做一輩子的無知婦人?”女先生冷聲嗬斥。
堂下十來個女孩子最大不過十四歲,最小才六歲,曲川縣三家縣學裡唯一的女班。
女先生是這所思清縣學山長的妻子,堂下的十來個孩子便是整個縣所有願意來讀書的女子。
有教無類,山長便讓妻子來教授這些孩子。
學生們耷拉著腦袋,一個個的小腦袋頂看著真是可憐兮兮的讓人疼愛。每次吳夫人剛要心軟便想起這群精靈古怪的搗蛋鬼們是如何讓她頭疼。
見一屋子縮成鵪鶉,隻能最大的李欣壯著膽子解釋:“先生,這次我們真的沒有調皮,是典姐兒的大字寫的好,我們爭相傳看呢。”
吳夫人將信將疑,拿過幾張大字翻閱,不禁點點頭,字跡工整,下筆有力。典姐不過八歲,從五歲便來河清縣學讀書。是最讓她放心的學生。
這幾篇大字比上次又有進步,可見是日日練習沒有懈怠。
“你們光是翻閱有什麼用?重要的是要像典姐兒一樣努力。”吳夫人說完看了眼典姐兒,原以為也在低頭反省,原來是在偷偷看書。
吳夫人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笑,師生三年,她是知道的,這是個書呆子!愛書如命。
“典姐兒!先生叫你呢!”
後桌的李家欣姐兒戳了戳典姐兒。
“啊?什麼?”典姐抬起頭迷茫的轉了轉腦袋。
吳夫人輕咳一聲:“典姐兒在看什麼書?”
典姐兒規規矩矩行了個禮,一個唇紅齒白的玉團子老成的像個老先生:“回先生的話,弟子開始背誦論語了。”
吳夫人有點驚訝,前一陣還看的是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學完了?”
“弟子隻是會背會書,大概了解其意,宛如囫圇吞棗,卻不得它法。所以弟子想,不是弟子天資愚鈍,未到解其意的年紀,便是讀書太少,無法觸類旁通。便想著多讀些書。就像棗子中間塞上糯米,裹上糖炒,滋味更好。”
吳夫人壓住想笑的嘴角,還挺謙虛,那弟子規分明是琢磨的透透的,如今嚼之無味才看新書。示意她坐下:“如有不懂,定要諮師訪友,質疑問難。不要閉門造車。”
“是先生。”
“你們看看典姐兒,已經學完了增廣賢文,每日還練大字。你們中有的千字文都沒學完。不叫你們學大家,就學學同坐在一個學堂裡的同學!今天回去每人寫五篇大字,明日交上來。一周後歲考,十二歲之下默寫增廣賢文。下學吧!”
聽到這個消息的孩子們就像霜打的茄子,垂頭喪氣,時不時轉頭瞪典姐兒一眼。
太討厭了!彆人家的孩子!
典姐兒收拾好書包往家走,學堂距離她家鋪子不過兩條街,冬日天黑的快放學早,這個時候街口巡邏的捕快還沒下班,自是不用人接送。
剛走沒多遠,幾個小姑娘就把典姐圍了起來:“喂!書呆子!你怎麼這麼愛顯擺,就這麼喜歡襯得我們沒你聰明沒你用功?”
“你不會真的想去考女官吧?想的美,我爹說了,女官每屆就要二十人,世家貴女都不夠分。就沒有平民百姓家的女兒考上。”
“你家糧鋪生意不錯,又隻有你一個女兒,最重要的是多跟你爹上手鋪子上的事。”
典姐兒看著幾個女孩子剛剛還一副要打架的樣子,沒幾句話就開始勸她實務點,繼承家裡的鋪子更實際,不要好高騖遠,有點想笑。
典姐兒點點頭:“你們說的都對。”
幾個小姑娘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等各自回了家,才反應過來,唉感覺哪裡不太對?又好像沒有。
典姐進了典家糧鋪,就見爹娘都在忙。生意不大,隻請了一個夥計乾些體力活。賣糧收錢記賬招呼客人都要爹娘親自乾。
典姐跟爹娘打了聲招呼,知道這個時候正是人多的時候,不等爹娘回應,便直徑去了後院。回到屋子裡放下書包,換上乾活的棉襖進了廚房。
沒有讀書時的呆勁兒,典姐兒乾活是乾脆利落,三下五除二,一鍋熬著粥,一鍋燉上酸菜豆腐。
典姐乾活喜歡總結經驗,這些柴正好夠用。放多了會糊,放少了不熟。
拍拍手抖抖灰,接下來就不用她看著了,典姐兒愉快的回房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