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意是湊到開晴身邊看開晴的小白因為離開晴過近,變成了湊到開晴腿邊看開晴的腿。
小黑默默操控滾輪讓小白和開晴拉開一點距離。
拉開距離後,小白說:“我也關心你!”
開晴瞳孔微微放大,沒想到小白會這麼直白地表達關心,愉悅蔓至她的眼角眉梢,開晴彎著眼將頭用力一點。
“嗯!我也關心你們!”
溫情的早餐時間很快過去,開晴要正式開始種地了。
種地前,她首先得研究一下怎麼種才行。
開晴翻開種植書的目錄。
目錄上隻有一句話——請說出你要種植的東西。
開晴撓撓頭,朝目錄說:“我要種生菜。”
下一秒,種植工具書自己翻了起來,一頁一頁的紙張摩擦翻動的聲音像奇妙的協奏曲。
開晴目不轉睛地看著如有生命的種植書。
很快,翻頁的速度慢了下來,停在了其中一麵。
開晴仔仔細細、不錯過一個字地將生菜種植法讀完,信心滿滿地起身。
種生菜也不難嘛!
她先取出泥土適應調節器,嚴格比出1米x1米的距離,不浪費一點土地地將調節器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按下開機。
隻聽一段震動聲後,濕潤到仿佛會滴水的泥土中的水份漸漸減少,最終保持在剛剛好的狀態。
開晴摸摸調節後的泥土,以外行人的眼光來評判。
種植書說生菜要在濕潤的環境下長大,濕潤到底是要多濕潤,是要濕潤到原來的程度嗎,還是說現在的泥土濕度剛剛好好?
她不確定地起身。
看著右邊調節後的泥土和左邊未調節的泥土,糾結地撓撓頭。
要不兩邊都種一點?看看哪個更合適。
反正商城裡跟種植相關的東西都稱不上貴。
要是種植書能寫更明確一點就好了,比如濕潤是要濕潤到哪種程度,乾燥是要乾燥到哪種程度。
這種類似做飯時“加少許鹽”的說法,真是讓外行人摸不著頭腦。
不管了,兩邊都種點吧。
開晴拆開生菜種子包裝袋,均勻地將種子分成三份。
兩邊各種一份,剩下一份看哪邊長勢好就種哪裡。
種植書上說,下雨和澆水過後都要鬆土來防止土壤板結,土壤板結,透氣性不好,容易漚根。
開晴來的這幾天都沒下過雨,她也沒有澆過水,那要不要鬆土呢?
開晴懷疑地看著麵前的泥土,她不知道什麼叫土壤板結,更不知道板結狀態下的泥土長什麼樣,但菜鳥新手秉持著做了就算沒好處也沒壞處,不做說不定會有壞處的想法有模有樣地拿起釘耙,嘗試人生第一次鬆土。
開晴彎腰弓背,手臂使勁將釘耙勾進泥土裡,往自己的方向用力一拉。
一釘、一用力、一拉。
如此反複,開晴一下就將調節器範圍內的泥土和同樣大小的沒用調節器的泥土一起鬆完了。
輕輕鬆鬆嘛,開晴叉腰看著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