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請選擇你的神奇寶貝!(2 / 2)

陳晨立刻理解了:“就是以人為主,無人輔助的思路嗎?”

“是的,關鍵我儘鼓搗無人了,有人的思路我一點都沒有,就比如目前研究的巷戰這個課題吧,我一直覺得直接轟炸就完事了,還要什麼單兵呢?”

“你那種玩法是巷子不要了,部隊打完巷戰,巷子還是要的。”

一言至此,王小帥突然驚醒,小老板說的有點道理。

他最近拿出的幾個想法部隊那邊都不太滿意,對不上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自己隻著眼於提高KDA指標。

有什麼武器能最大化KDA呢?

核彈,其次是各種戰術導彈。

所以他拿出去的方案都比較武德充沛。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陸軍需要考慮可行性,這就涵蓋了很多層麵。

裝備的數量、價格、上手度……,有幾十個維度的東西需要同時考慮。

想著想著,王小帥覺得腦子有點痛,直接看向陳晨。

“小老板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之前倒是考慮過一些,智能化的核心是現代化,那麼一個強大的信息終端是首要的。”

王小帥有些發愁:“我考慮過,技術上我完全沒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專門搞一個單兵類平板,但不現實。”

電子產品不是什麼高精尖課題。

無論是設計還是還是生產,晨劍都可以自主實現。

問題在於大規模生產這一點。

專門為部隊生產一款平板,要單獨設計、單獨開模、單獨設立生產線。

整套操作下來,成本直線上升。

如果部隊無法裝備到一定數量的話,價格一定是無法接受的。

可是全國也就二百多萬部隊,即便人手一部,都無法攤薄項目的成本,後續還要牽扯到升級、維修。

人手一部信息終端可以技術上一定可行,市場上一定不可行。

陳晨沉思少許,換了個思路:“開發這條路行不通,但是我覺得采購可以試試。”

“采購?”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的產品,已經做到了極致性價比,尤其是頭部那幾家。”

陳晨拿出了自己的70pro作比較。

“像這台手機,硬件完全夠支撐單兵信息終端運行的條件。”

“而且所有零部件都是自主國產,不存在泄密和安全情況。”

“自帶的影像和衛星通訊也完全夠用。

“甚至都有些性能過剩了,往下60pro,有可能60就夠用。”

“至於軟件,我們隻需要開發一款基於鴻蒙係統的態勢感知係統即可。”

“用途就是操控無人設備送炸藥包到碉堡,這不比搞個推送擦邊視頻的app簡單多了?”

王小帥聽的入迷,不知不覺間拿起了紙筆開始做筆記。

就拿小老板所說的60係列機型做藍本。

這款手機是麵向市場的量產版本,成本已經由客戶自動攤薄了。

生產線和設計費用隻體現在成本價格力。

由於是大批量采購,價格估計隻有三分之二。

要是往前推個三五年,類似的操作都不可能成功。

因為那時無論多牛逼的大廠,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自主可控,無法通過安全性審查。

現在這個時間點剛剛好,這款手機沒有任何的進口部件,完美符合要求。

至於功能方麵,小老板剖析的很明確了。

王小帥他們隻需要開發一款軟件,而且是比較簡單的那種。

他甚至都能想象到大致的路線,主體就像戰爭遊戲那樣,有地圖和交流係統。

唯一的區彆是遊戲玩的是虛擬數據,他們玩的就是真實。

再把自己無人控製終端軟件整合到係統內部。

叮!

一款新的單兵信息終端就應用而生了。

在王小帥記筆記的時候,陳晨還順帶發散了一下思維。

“信息終端搞定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展示的定位不同,來配備不同的裝備。”

“首先是火力突擊單位。”

“配一套雙目熱融合觀測儀,提高夜戰打野能力。”

“頭頂是單兵綜合係統高切型頭盔,戰術耳機集成在頭盔上,用骨傳導。”

“右側按傳統,搞火力集成包。”

“左側上體域網控製器,把總控都放到這裡。”

“後側的背包就可以省出空間,按照戰場需求變成。”

“按照這個思路,再衍生出無人突擊和醫療救護兩個型號的單位。”

“按需增加外骨骼、大型的類平板無人操作終端之類的。”

“一個班組三個人,讓部隊自己按需配置無人設備。”

“喜歡火力的上共軸雙旋翼無人機,喜歡搞突擊的可以上高速型無人機,地麵上有銀狼,大規模打擊有雙尾蠍……”

“總之,裝備的目的是可編程,連接什麼設備,連接多少,讓部隊自己選擇。”

王小帥聽到這兒,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請選擇你出戰的神奇寶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