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麼看?”
孟晨還是先向潘峰問道。
“以我這段時間對劉虞的了解,再結合曆史分析,他肯定不會同意的……但我還是希望能想法子勸勸他,畢竟劉虞如果稱帝,對我目前,還是很有好處的……不過另一方麵,我又有些矛盾,如果勸告劉虞稱帝成功,曆史就徹底改變了,我們將來的路,恐怕不太好走……”
潘峰回複。
“嗯,不能這樣,彆把問題搞複雜了……我覺得你可以好好利用這件事情,開始自立!”
孟晨點了點頭道。
“自立?這麼快?怎麼自立?”
潘峰的聲音明顯振奮起來。
孟晨也沒有賣關子,直接開口回複道:“第一,你可以先自己去探探劉虞的口風,然後再向袁紹、曹操回複,就說‘劉虞有些心動,但還是拒絕了。’,鼓勵他們儘快去向劉虞提。第二,劉虞拒絕稱帝之後,你要儘速派心腹,聯係王允……該動動王允這步棋了。”
“怎麼動?”
潘峰快速問道。
“青州黃巾,現在應該鬨騰起來了吧?你可以請王允向董卓獻‘離間計’,把你調去青州剿黃巾。順便從幽州帶些兵馬過去。”
孟晨笑道。
“……我聽不大懂啊孟晨,這能成嗎?董卓會那麼聽話?”
潘峰沉默片刻,再次發來回複。
“為什麼不會?劉虞一旦稱帝,最受打擊的是誰?可不就是漢獻帝、董卓、以及東都的那些滿朝文武大臣嗎?你汜水斬華雄、李肅、趙岑……以一萬雜兵戰勝四萬西涼精騎,現在已經是劉虞賬下最為倚重之人,此刻讓王允獻計將你調走,不是正當其時嗎?”
孟晨道。
“這……你說的大部分都對!可是……劉虞最終,是拒絕了稱帝啊!”
潘峰提醒道。
“這種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對仁人君子來說,稱帝這種事情,是要‘一請,再請,再三請’,然後推辭不過,方才勉為其難的!懂嗎?”
孟晨嗬嗬一笑道。
“這……我有點明白了孟晨!就像後世的‘三讓徐州’,陶謙就是一讓,再讓,再三讓!然後,劉大耳朵方才‘勉為其難’的……”
潘峰聲音激動的回複。
“差不多吧!不管劉虞心裡怎麼想,袁紹、曹操心裡怎麼想,但都阻止不了,董卓一方,獻帝、以及滿朝文武大員,把這件事情往深了想……如果他們不往深了想,那麼就讓王允出言,提醒一下他們!把這個‘一請、二請、再三請’的可能,給他捅破……”
孟晨點了點頭。
“漂亮!孟晨,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啊?我覺得,這已經不亞於張良之計,陳平之謀了吧!”
潘峰心花怒放道。
“……你少拍我馬屁!我這不過是旁觀者清罷了!”
孟晨趕忙阻止他。
馬屁話聽多了,人是會變成沙雕的。
“嘿嘿……可是孟晨,萬一劉虞真的稱帝怎麼辦?而且上次十八路諸侯討董,公孫瓚接替韓馥出任冀州牧的事情,已經被天下唾罵了!我這次會不會……”
潘峰嘿嘿一笑,同時又接著問道。
“會不會,你心裡還沒個數嗎?公孫瓚是去冀州摘桃子,而你是去青州剿黃巾,這能一樣嗎?萬一劉虞真的稱帝,那就稱帝好了,單就目前來說,不管哪種結果,對你都隻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