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總能量損耗’和‘偏差度’聯係在一起?”
“兩者應該有聯係!”
“能量守恒,力場混亂的源頭也是能量……”
張碩仔細思考後,立刻就建了一個相關任務——
【任務二】
【研究項目名稱:探究粒子對撞實驗能量損耗和偏差度的關係(難度評估:D)。】
【進度:0.352%。】
(任務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10。)
“D級?”
他感到有些意外,但仔細想想也很正常。
實驗數據以及偏差分析結果都已經擺在那裡,隻需要從實驗數據中分析出兩者之間的關係,難度並不高。
這個研究難度最高的是能‘想到’,但是,他已經想到了。
同時,他對研究也非常感興趣。
前世並沒有粒子對撞實驗的能量損耗和偏差度相關聯的研究。
大概是因為前世物理界的研究,已經進展到了“理論驗證”上,粒子對撞實驗很明確存在未知物理現象。
包括‘源點論’在內的幾種理論,都是依托這種未知現象而出現的。
在‘偏差度’出現的過程中,是經過漫長的實驗研究的,大部分情況下,總能量損耗問題都是被忽略的數據,因為真正明確方向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精確的電磁能量測定數據。
當把電磁能量損耗和混亂力場問題聯係在一起,偏差度、總能量損耗等必定不精準,也對於理論及實驗驗證無效的數據,就直接被忽略掉了。
等回到酒店以後,張碩還是先去吃了晚飯,隨後進了自己的房間開始認真的看起了數據。
這個研究牽扯兩個數據,一個是偏差度。
高能所計算中心完成了幾次實驗的偏差度數值計算,後續計算還在進行中,公開的已經有十幾個數值了。
十幾個數值,對應十幾次實驗。
每一次實驗都有詳細的數據,可以根據其數據計算出一個‘總能量損耗’。
‘總能量損耗’,牽扯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初始能量、光子能量、逸散粒子的動能以及測定到的各種粒子的能量等等。
這麼多數據放在一起計算,肯定是有偏差的。
這也是‘能量損耗’不被重視的原因,即便是進行詳細的測定分析,也肯定會和初始的能量存在差異。
但是,差異率是在固定比率範圍的。
張碩進行了一係列的計算後,很快就找到關鍵點--總能量強度,其中又牽扯到質子的數量,撞擊速度還有外在電磁場乾擾影響,等等。
總能量損耗和總能量強度之比,也就是‘能量損耗的比率’,和偏差度才能產生直接關係。
兩者是正向關係。
兩者並不是直接正向,也會受到磁場強度的影響,並牽扯到一個係數問題。
張碩不斷的做著計算和研究。
為了能夠力求精準,減小偏差,就要把‘係數’算的更精確一些。
……
第二天上午,崔凱文來找張碩的時候,就看到桌上有一大堆的計算稿紙。
張碩是淩晨才睡的,他帶著朦朧揉著眼睛,說道,“上午我就不去了,我還要驗證一下數據。”
“在做研究嗎?”
崔凱文有點不明白,但也沒有多問就離開了。
等再見到張碩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一號報告廳裡了,崔凱文、鮑賀星等人給張碩占了座位,他們坐了中間座位的一整排。
前麵就是譚誌明、高紅利等物理中心的人,廖振宇和於飛也和張碩等人一起坐後排。
張碩坐下來時,臉上一直帶著笑容。
崔凱文感覺有點奇怪,忍不住開口問道,“遇到什麼好事了?”
“等報告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張碩笑著說了一句,他確實很感到很高興,一個D級的研究完成沒什麼大不了。
關鍵在於——突破!
前世的高能物理領域沒有能量損耗和偏差度關係的研究,而現在他完成了前世沒有的研究。
研究很小,意義重大。
他也不由琢磨起來,“小的研究可以突破,那麼大的研究也可以。”
“研究不一定遵循前世的方向,‘源點論’的理論、實驗驗證,也許都可以突破……”
如果是遵循前世的研究方向,那麼走到最後,肯定要進行那次‘爆炸’的實驗。
但那一定是對的嗎?
張碩對於‘源點論’非常著迷,但也不敢說理論和驗證方向都是正確的,否則也不可能出現爆炸事故了。
這個小研究的突破,讓他感覺眼界都變大了很多,好像自己已經突破了前世理論和實驗的桎梏,並向更廣闊的未來邁進。
這是會議報告的最後一天。
明天上午會舉行總結性的閉幕會議,參加的就都是高能物理機構團隊、會議主辦方以及特邀學者和團隊了。
現在已經有不少學者提前走了,還有一部分人沒走,就都集中在一號會議廳裡。
下午的人比上午多了很多。
主要還是因為流傳的‘小道消息’,說高能所計算中心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理現象。
很多人來會議的目的,就是想聽一下計算中心的成果報告。
下午的報告從一點開始。
最先上台的是核子組織的基礎實驗團隊,基礎實驗也就是粒子對撞實驗。
很多研究都是基於粒子對撞實驗展開的,包括cp破壞研究、各個CMS合作組的研究都是如此。
這時候,會場的秩序可不怎麼樣。
因為台上就隻是做工作報告,說了一大堆技術升級相關的問題,聽起來就感覺很無趣。
絕大部分人都不關心,好多人就乾脆閒聊著。
高能所一行人也是如此。
高洪利還勉強聽上兩耳朵,再次了解一下雙方實驗強度的差距。
終於出來透口氣的譚誌明則乾脆轉過了頭,他問向崔凱文道,“我聽說你們計算中心要發布偏差分析結果,還確認其中存在未知物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