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故人重逢(2 / 2)

薛蟬暗忖,這倒是比她讀書的地方還要開闊,一丁點兒裝飾都沒有。

林黛玉說:“蟬二哥,這就是先生教學的地方了。上回講到了《左傳》。”

薛蟬問:“不知是哪一篇?”

林黛玉回答:“剛剛開篇,是《鄭伯克段於鄢》。”

薛蟬大覺不詳,轉移話題,問:“莫非妹妹已然學完了四書不成?”

“先生說我不用科舉,隻把《四書》通講了一遍,知道些典故。預備先夾雜講些曆史故事,再談其他。”

薛蟬心生讚歎,暗想,如此聰明博學,難怪將來那樣有才華。

林黛玉反過來問薛蟬的學習進度,薛蟬一一說與她聽,兩人都佩服彼此刻苦。

興致高漲,又談論了些詩詞,互相應和。知己相逢,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丫頭來叫她們用飯,才停下了才思。

宣紙上留著兩個人的名字和詩句,不好流到外麵去,由著林黛玉收起來了。

午膳時,賈夫人又囑咐了許多。看著席麵上的金陵菜式,薛蟬深感賈敏慈愛妥帖。

賈夫人念兩個孩子年幼,打發他們各自去午睡。她派人領薛蟬去院子休息,那裡早就布置好了。

蒲草打開包袱,略換了幾樣薛蟬的常用物,竟不用大改。墨竹也早就候著了。

此院名叫芝蘭院,在林老爺的大書房附近,遠離內院。隔著一道門就是林黛玉進學的鬆濤院。

走進院子,隻見假山林立,小池清澈,樹木長青,枝條交映。走在橋上,還能看見些殘荷枯葉,極為自然天成。

一棟二層的木樓映入眼簾,難得的是,糊窗的不是什麼布料,而是玻璃,連門上也都是玻璃。如此豪奢,鹽政真是肥得流油啊!

歇過午覺,薛蟬看著林黛玉繡花。一群丫頭守著。

賈夫人於女紅上並不嚴格要求女兒,丫頭們做的衣服再穿不過來的,何必她一個千金小姐親力親為呢?隻要大麵上不出錯,能繡個荷包,做個抹額,應付夫婿、孝敬長輩,儘夠了。

於是林黛玉一朵蘭花繡了半個月還沒好,原想孝敬爹爹的荷包,遲遲不能縫製。

薛蟬看她磨洋工的怪模樣,忍不住發笑,“好在蘭花什麼時節都有,妹妹這荷包什麼時候做出來都應景。”

林黛玉放下繡了兩針的蘭花,嘟囔著說:“偏隻我要學繡花。二哥哥不用受這針刺之苦,還奚落我。”

經過之前的和詩,林黛玉發覺薛蟬為人和善,還有點促狹,已經不怕他了。

薛蟬下意識看她的手指,還好,沒有針眼。

他想起自己初學女紅的時候,不知挨了多少針,於是體諒地說:“若是妹妹不喜歡,索性不要學了。”

林黛玉抬頭看她:“二哥哥可是睡迷糊了,怎麼說起胡話來了,世間哪有不撚針的女子?”

薛蟬笑著說:“世間也沒幾個能勝過妹妹的男子。若是妹妹去考科舉,說不得名次比我高呢!”

林黛玉驕傲地昂起頭,“自然,幼時,是父親抱著我啟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