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新派下來的宮人。
不錯,太子的格格的待遇參照皇帝的答應,也是有宮女太監伺候的。
張請冬與跪在地上的兩男兩女大眼瞪小眼,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畢竟就在幾個小時小前,這些人還是自己的同事。
“格格?”一位膽子較大的宮女開口,示意可以吩咐她們接下來乾活兒了。
張請冬回神,輕咳兩聲,讓他們先站起來,之後詢問了下基本信息。
“奴才叫何大妞,康熙三十二年進的宮,之前在寧壽宮老太妃身前伺候擦抹。”年長些的宮女搶先道,擦抹跟執帚一樣,屬於最低等的活,她費了一番功夫上下打點才撈到這個差事,自然希望能在新主子麵前留個好印象。
另一個宮女是今年剛選秀進來的,也叫大妞,蘭大妞,才十三四歲,一團孩子氣。
清初旗人們普遍文化程度比較低,許多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給兒女取名也偏隨意,兒子還能取一些“費揚古”之類的傳統爛大街名字,女兒就“大妞”、“小竹”什麼的瞎叫。
為了防止以後叫竄,張請冬給二人起名荷香和蘭香。其餘的兩個太監也是從旁地調過來的,見此也希望張請冬給重新起個名字。
張請冬想了一會兒,最後決定還是與宮女一樣,跟植物有關,便叫他們知鬆知柏。
太子乃大清儲君,又深得皇上看中,平日毓慶宮中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就連下人們都能撈到不少好處。這四個都是不得誌的普通宮人,能被分配到此處簡直是撞了大運。對於張請冬這樣的“潛力股”,更是恭敬得不得了,言語間更是憋不住露出笑意。
張請冬注意到這點,實在不忍告訴他們:以後我東窗事發怕是有你們哭的時候。
懷著某些愧疚的心理,張請冬對幾個人講話都和顏悅色,宮人們見主子脾氣好,慢慢地話也多了起來。
知鬆知柏主動提出為張請冬將之前屋裡的東西搬過來,張請冬回憶了一下她那比臉都乾淨的家底,尷尬地表示不用了。
“笨,咱們主兒可是太子爺自己選的,以後太子爺的賞賜必定像流水一樣送到後罩房,還用在乎那些舊物件?您說是吧主子。”荷香眼睛鋥亮,十分崇敬地望向張請冬。
張請冬:“……嗬嗬,可能吧。”
不理會已經陷入幻想,乾勁兒滿滿的眾人,張請冬嘗試著就現在的情況做出分析。
不管怎麼樣,康熙產生誤會的時候太子沒有第一時間反駁,那是不是說明,自己的暫時不會有性命之憂?
也許……也許太子也跟自己一樣,從頭到尾都沒反應過來?
張請冬推己及人,覺得也不是沒有可能,遂鬆了口氣,打起精神與